《老子的智慧》(王宇)--读书笔记

本来想看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老子的智慧》,在各种读书应用中搜索了一通,只发现了王宇所著的同名书。又不想买纸质书,就顺手把这本电子书通读了。也不知王宇何许人氏,百度不到;到是发现所读的电子书只是半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分二十三章,每章摘录《道德经》中一个观点,进行注释,再用故事佐证。故事特别经典,书也写得通俗流畅,给人很多启示。我这里选几个印象深的。

一、战胜自我

“知人者智,……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自我的人,必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


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女孩因为是个私生女而被别人看不起。她很自卑,生活中的唯一乐趣就是听镇上新来的一位牧师布道。

有一天散场后,牧师叫住她问:“你的父母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令她非常难堪,牧师似乎知道了她的秘密,平静地对小女孩说:“我明白了,你是上帝的孩子,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记住,过去不等于未来。”

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她从此战胜了自我,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为田纳西州的州长。


有时候因我们的志向、视野与环境,我们太介意他人的评价,比如体胖、谢顶、穿戴、琐事、小利……;关注的都是鸡毛之事,实在是我们的境界太小,人生前行,羁绊太多(或这就是普通人的真实世界)。

二、利人利己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为什么能够永远存在而不衰灭,那是因为天地都不会为了自己的存在而有所做为,所以才能长生不熄!圣人往往把自己放在最后,不考虑自己,却时常能处在人民的前面 ;将自己的形体置之度外,却能将它留存下来,这些不正是因为圣人的无私吗?所以才能在事实上成就了他的自身。

这世界总是辩证的,互为关联的。春播秋收,有付出才有回报。你为人人,人人为你。


1

美国休斯公司创始人比尔, 以350美元起家,十年内成为拥有1000万资产的美国最为皮鞋制造商。

创业初期,休斯生产的白鞋带、白扣皮鞋,在辛辛那提州失去销路。如果收回,批发商汤姆有巨大损失。

汤姆找到比尔,比尔说:“你的损失就是我的损失,你把它收回,换别的鞋样。”

有一年河水决堤,把比尔的新厂冲得一干二净。  当他欲哭无泪、万念俱灰时,汤姆联合几个大的批发商主动集资大会,帮他解决资金问题,重建新厂。


2

一小男孩为筹集学费推销商品,一天无果,又饿又累。在敲开下一户住家前,准备讨一点吃的。但开门后,见是一年轻美丽女子,她就改口了, 问能否讨杯水喝。

女子看了看,转身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子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谢谢!”

数年后,女子得罕见重病,辗转到大医院,请著名医生霍华德·凯利治疗。凯利立眼就认出了面前这个女子,从那天起特别关注她,竭尽全力帮助;最终手术成功。

女子不敢看医药费通知单。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3

还有一对老夫妇住旅馆,当时已没有房间。接待生就把自己的休息室让给了老夫妇,而且不收房费。数年后,接待生收到一封来自纽约的邀请函和来回机票。原来老先生是超级富豪,在纽约建立了一栋华丽大楼,请他去经营。

这就是纽约最知名的华尔道夫饭店,这家饭店在1931年启用,是纽约极致尊荣的地位象征,也是各国的高层政要造访纽约下榻的首选。

当时接下这份工作的服务生就是乔治·波特,一位奠定华尔道夫世纪地位的推手。


三、谦受益,满招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文:

能承受委屈才能得到保全,不怕弯曲才能挺直,安于低洼之处才能充实,不嫌弃旧的才有新的,不嫌少才能得到更多,什么都想要则令人头脑发昏。

也就是人要谦虚、居下。这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宽阔的河流平静,学识渊博的人谦虚。”

每到秋天涨潮之时,许多小支流便会汇到黄河里去,黄河之水因此淹盖了两岸的高地与沙洲。此时,黄河里的河泊感到无比自大傲慢,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美、最壮阔的河。有一天,河泊顺着水势从高处往低处流,一直流至北海,并向东望去,发现北海比黄河更宽大、更俊美。于是他感叹地说:“今天若不是到北海,我永远都无法了解自己原来是如此的渺小啊!”

大海有容人之量,因为不断吸纳渠道的水,方能成为大海


有人问爱因斯坦:“您是空前绝后的科学家,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爱因斯坦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人说:“在目前、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我可能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更要努力去探索。”

四、其他几个例子,不说原文了。

1、人生需要留白。

“留白”是绘画里的一个术语,“留白”就是让欣赏者有信马由缰的想象空间,在欣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心情融入画卷,独自悠游于艺术所赋予的空灵氛围中,让尘事渐行渐远,心灵便在这泼墨山水间纵横驰骋

生活有了空白,才会烘托渲染出人生的真谛之美;跟文学的意境非常相似。其中有个故事非常好。


宋徽宗时有一次举行画院考试,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最后夺得第一名的画,不见一点庙宇飞檐,只简单地画着“一位老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


“留白”也是创新的发源地。

2、宁静致远、荣辱不惊。

淡泊而不随波逐流;“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有时候,我们总为莫名的小事,大动肝火,实在不值。视野太小、境界太低;人生苦短,实在不值。


有位禅师非常爱好兰花。有次出门,交待弟子照顾好寺里的兰花。结果有一天,弟子在浇水时,还是不小心碰倒了花架,花盆稀碎一地。弟子吓傻了。但禅师回来,并没有责怪,而是说:“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五、结语

孔子开创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老子开创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顺应自然。

老庄的思想或更适合中老年人;无论怎样它还是给我很多收益!

201702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