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
本打算年后要和儿子同学一起去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最近听说长春也新建了一个冰雪大世界,想着年后老公上班请假可能也不容易,万一去不上儿子会很失望,不如先去放松一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昨天订了票,今天就到了长春。人不是特别多,但是要玩那个号称第一长的大滑梯也要排一个小时的队,天寒地冻也挡不住人们寻求刺激的热情啊!好在这里白雪皑皑,彩灯闪烁,冰影交错,风景也算美,滑梯也算刺激,玩得也算尽兴。
2020年1月24日
之前,它只是我在手机里轻瞥一过的名词,虽说听过钟南山院士说明确“人传人”但仍无感。(我向来心比较大条)今天算是认识了一下,因为它,今晚的春节联欢晚会史无前例的没有经过彩排直接直播。孩子姑姑还买来一包口罩,说实话,觉得未免太小题大做,应激过度了吧,反正我没打算戴。
2020年1月27日
就在今天,它突降在我眼前,强迫着我去认识它。它——新冠状病毒,名字高大上,长相还挺萌。在它那呆萌的外表下却蕴藏着毁天灭地的力量(用词有点过,最近看小说看得)因它,平时无人问津的医用口罩卖到断货;因它,大街上的人只露出一双眼睛;因它,聚会取消了;因它,网上搜索一列车的乘客去向;因它,封了一座城;因它,全国的医护人员、医疗物资驰援武汉;因它,年味彻底“馊”了……
2020年2月4日
毫无疑问,电视里,手机上,它,已然成了“明星”。已然在我们这个三四线的小城里也家喻户晓了。“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标语挂满小区。习惯一早起来翻看手机——“确诊”“疑似”数字变得那么刺眼。手机里,那张由褐、黄、绿、蓝组成的地图,此时呈现黄、红、黑红色。明明是暖色调却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赶紧找一找吉林市,还好,还是五人。
2020年2月8日
今天的元宵晚会也是破天荒的,以往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有说有笑的看完晚会,变成了今天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儿子说电视里的医生穿得像宇航员,让他想起了外星怪兽。他哪知道,这个病毒比怪兽也逊色不了多少。但是我们的“奥特曼”却没有“梦比姆光线”保护自己,已经筋疲力尽。
2020年2月12日
新闻上充斥着各种声音,各种论文、报告、铺天盖地。在主旋律、正能量的大背景中,也混杂着不和谐的声音。回想十多年前的“非典”我还在读师范学校,怎不记得那时有这么多的声音呢?虽说这些杂音看到了让人害怕,听到了让人心痛,想通了让人气愤。但也明白了,这就是“信息透明”,这应该是进步,是不再遮遮掩掩的大国态度吧!
2020年2月28日
今天儿子晨读,“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此时倒也应景,窗外又扬扬洒洒下起了大雪,万物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雪雾之中。春天在东北实在任性得很,管你节气到没到,我说迟到就迟到。我们越是期盼明媚的春光,她越是躲躲藏藏,但也正因如此,才会更让人珍惜吧!
此时,云消雪霁,完成了学习任务儿子很高兴,吃着零食,玩着玩具,小孩子总是无忧无虑地快乐着。我想,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必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