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对AI有印象是因为今年年初最强大脑里面的小度,发现原来机器人已经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对AI有了印象,开始好奇,所以会关注一些相关的新闻什么的。后来正好开始有换工作的想法,觉得ai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做应该很不错,然后开始了解更多。
随着了解开始发现,原来里面涉及到的技术这么多,原来很多都跟大学学的高数,线代,概率有关系。因为上学的时候这几门课学的特别好,所以觉得应该很适合我。但毕竟自己是做产品经理的,所以技术不是唯一,开始了解产品上的事情,接触到了黄钊老师的文章。然后看了黄钊老师推荐的《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
这本书让我决定,一定要进入这个领域。
从小,我就是个对各种事情都充满好奇的人,我会问很多很多为什么,问道大人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常常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人到底为什么跟别的动物不一样,初中老师说,因为人会使用语言,高中老师说因为人会使用工具,可是为什么人会使用语言,为什么人会使用工具?感觉有太多为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解答。看《科学的极致》时,我常常感到,好神奇,图灵机好神奇,生命的自我复制好神奇,蒯恩自指好神奇,意识好神奇。生命的本源是什么,为什么硅组成的大脑不能像碳组成的大脑一样呢?
各种因果,让我现在成为了一名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但是这本书让我发现,或许有一份工作,我可以在工作的同时,继续探寻着内心对世界,对生命的好奇。所以,我想,我一定要进入这个领域。
当确定了自己的内心后,我开始看更多相关的内容,各种文章,开始参加一些线下活动。几个月的接触,我慢慢也意识到,真正工作起来很多要结合场景,结合生活,书里的很多东西更像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内容,AI真正应用起来还是要接地气的,哈哈。但是我依旧很想进入这个领域,接触前沿的科技,并用这些技术,为社会做些能做的事情。虽然或许AI现在是吹捧太多,有太多的泡沫,但是这不影响将来人工智能一定可以改变世界。我始终相信,一定会发生,即使中间要经历波折,也一定会发生,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过程中做些什么,而不是只当个看客。
一次线下活动,接触了一个人工智能的课程,一个月的视频课程,能够帮助搭建一些知识框架,所以想了想,不能只想,只感兴趣,但是什么都不做,于是我提了离职,对,裸辞,其实之前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薪水不错,公司也很重视自己,七八百人的团队,离职的时候,CEO单独找我,希望我能留下来,并说可以带一个新的项目团队,从人员,项目规划,到市场,销售,一切我都可以参与决策。老实说,有动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内心里依旧想继续在AI这个领域探寻。小事靠理性判断,大事就看内心了,我想趁着我还年轻,我愿意试一试,哪怕最后失败,我想进入这个领域,即使不知道前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是决定离开了。
现在的我,还在继续学习当中。
Life is short enough, so live just the way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