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活着,一个包含生命力的词,简单、干脆、直击心灵。

  在看到《活着》这本书时,就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脑子里只不由自主的浮现一句话:“这就是我要的”。

  以前我是不看这种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小说的,我偏执的认为,这种小说乏味、甚至粗鄙。但《活着》的确刷新了我对这种我称之乡土小说的认知。

  客观来讲,《活着》的文字并没有多高雅,人物形象也没有多高尚。但是很奇怪,它就是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最开始阅读时,就觉得这本小说的题材很普通。但是,阅读这本小说却使我产生了一种难以描述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并不是阅读市面上的那种言情小说产生的那种愉悦感。可能,这本小说的致命的吸引点不在小说本身,而在于它的语言文字。

  余华先生的文字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有一种压抑的幽默感。压抑是因为他的文字总给人一种类似爆发前的宁静的那种低沉。而幽默表现在字里行间透露着的风趣。压抑的幽默感使这本背景普通的小说别具魅力。

  此外,除了小说的文字十分有意思外,小说的层次也十分有意思。

  对于这本小说,我认为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思想深度的人应该都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具体来讲就是你的高度决定了你对这本小说认识的深度。在我个人看来,这本小说是极优秀的,它不像大众文学那样过分俗气,也不像小众文学那样过分晦涩。它拥有一种极其开放的境界,适合各种类型的人阅读。图好玩儿的能读出风趣,有深度的能交流思想。

  我应该是图好玩儿的那一类人。

  余华先生把这本小说的度控制得特别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这本小说哀而不伤。协调,也是《活着》的有趣点之一。

  协调的东西都是极美的。就像光与影,通过协调作用后,便能产生十分美的景象。又如色彩的协调。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总能很好的把握色彩的平衡与调和。而经过色彩的调和与均衡的作品,便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

  只允许一种解读通过的应试赏析可能会毁掉作品的美感。同样,过分的解读也会毁掉小说的美感。

  在我个人看来,一些将福贵的人物形象拔得特别高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小说确实是展示了一些积极的东西,但一个优秀的人物形象,不可能一味积极,也不可能一味消极,因为,人类本身就是复杂的。福贵身上是有一些积极的东西,但他身上也有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缺点,过分的拔高,过分的认同只会毁了小说本身的美感。

  留住美感。

  好好活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自私与他的高尚是多么地突出。内心让他真实...
    商先森阅读 3,923评论 1 11
  • 2017年5月6日燕莉连接真我、指导灵天使奇迹分享: 一、奇迹: 1、今天好高兴啊!一大早起来去公园徒步,鸟语花香...
    丰盛天使燕阅读 2,642评论 0 0
  • 或许我们都过了那个年纪,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都要谈婚论嫁了,你不知道我不高兴了会怎样,我不知道你下一步的想法是什...
    鱼美人shy阅读 1,28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