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的一个深夜,1点30分,我看完了《一句顶一万句》。
老实说,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它很啰嗦,随处可见的“不是什么什么,而是什么什么”句式,容易把人绕晕,可一旦深入那个语境,却又让人无法自拔。
这本书讲的是孤独。更准确来说,是和孤独的战斗。听上去和《百年孤独》有点像,但它的氛围是彻底中国化的。书里,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人群熙熙攘攘,乍看热闹非凡,但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和自己“说得上话”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因为和别人“说不上话”而苦了一辈子。
这种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体会过很多次。比如人生的阶段性学习,当我按部就班地上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我清晰地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是从寻找“说得上话”的人开始,阶段的跨越,又得经历“说得上话”逐渐“说不上话”,重新寻找“说得上话”。而把这种苦具象化的,是大一刚开学不久的一个深夜,寝室里4人,大家彼此还不熟,各玩各的手机,死一般寂静,当时我遇到一些事,很想找人倾诉,却发现周围的人还不合适,回头找高中好朋友,却又发现聊不到一块……
这种苦不是别的,就是孤独。而这种孤独,中国比大多数国家都要鲜明。
西方文化中,神是普遍信仰,西方人相信自己可以和主进行交流,只要足够虔诚。所以书中在延津传教了大半辈子的意大利人老詹,即使到头来只有8个信徒,即使全延津的人、其他天主教会的人都不待见他,他也在心底认定自己能和主对话。但我们不一样,中国文化信的是人,人际交往是我们行走的根基,家庭,朋友,亲戚,领导,各种乱七八糟的圈子,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地位和利益的不同,导致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使得我们能够说心里话的朋友并不多,反倒容易困在由此而生的孤独中。
正如书的序言中提到的: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为了和孤独战斗,书中人反复出走。在小说的上半部《出延津记》中,杨百顺因为和父亲说不来,从16岁起先后做过剃头、杀猪、种菜、挑水、扛活…到最后由于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失踪后,为了寻找,走出延津;而在下半部《回延津记》里,杨百顺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人,走向延津。一出一走,跌宕百年,祖辈的孤独在孙辈身上完好无缺地继承下来,和孤独的战斗,在时间的荒原中没有尽头。
而今天,社交网络高度发达,我们已然不需要出走,QQ,微信,微博,手指一点,就能一头扎进热闹中,对话框一拉,人群就在眼前。可等到真正想要找人说心里话时,就会发现,茫茫比特海上,我们都是鲁滨逊漂流记,周围蔚蓝一片,唯独没有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