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刚学传统文化那会儿,听陈大惠老师的课,听王宏琦老师的课,彭鑫博士的、傅聪的课。课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但也有不认同的地方。总拿我心中固有认知去衡量和取舍,日久也内化成我的认知。觉醒了我内在的初心:我发心,做一些事情,用我的经历,我的人生来警醒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走出阴霾。

我渴望一份指导我落地实行的指导思想,不知道他在哪里!

  王国华老师是我的接引师父,我从她的课里知道家庭五伦和王凤仪思想。先生的修行之路,我认为是最平实的修行之路。

  这期间我也参加了几个修行群。来借鉴不同老师的修行方法。心中的持满总让我挑剔他们的不足。把我自己的认知作为标准——我行,我是对的。符合我的认知就愿意接受,不符合的就我慢,心里特别不服气。就这样,我回归到《大学》《中庸》这些经典著作当中,这段时间我很清晰地感受到,古圣先贤已把为人处事之道、修行之路,早就清晰的告诉我们了,有没有能力得到并用出来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一门深入,一门深入!不是一门我们不知道往哪里定,就会产生焦虑,领略了一个老师的精髓,盘住根了,再去看看别的老师是怎样诠释这个内容的才能收到借鉴的效果。这是人性,是道!

  我经历过的那些群是他们不好吗?不是!那里也出现了好多觉悟的人,只是那是他们的路,不是我的路。这可能是我们所说的缘分不一样吧!

  我引领和我有缘的人,我也借鉴别的老师的经验,用我的表达方式引领习惯于我的思维逻辑的人,而不是人人。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它照出了我们内在的诸多状态。我们内在没有的东西,即便现实中存在也激不起我们同感——收不到啊!

  生活中的任何事儿都不是偶然的,感恩大家,我收到许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都会经由成长而去到更好,去探寻未知的部分,让自己的生命更丰盛。 有形的地域是有边界的,但思想...
    小念0327阅读 232评论 0 0
  • 今天加入日更挑战,记录生活中点滴。 昨天第一次上简书,发了篇千来字文章《琴琴》,到今天收获了两枚粉丝。其中一枚叫罗...
    若茧阅读 136评论 0 1
  • 致良知线上课堂致知班学习 18天 时间:2020年12月10日 姓名:李秀珍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温暖 平和谦卑感...
    李心语阅读 513评论 0 5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63评论 0 13
  • 夜莺2517阅读 127,775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