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大概都有一段自寻苦海的青年期,总以为东海可填,南山可移,越是宏大,越难明了,越是条理,越难清晰。虽说时间未必能够定义年龄的框架,心境一定是,谓之年少致死方休的独立精神。
就个人而言,阅历随行,趁着假期独自跑了一趟南川,与其说见识《营造法式》之精髓,莫不如说解救心中郁结更为恰当。真当现世景象与往事历史摆在你面前时,只觉无数次的血液想从你的心脏之中冲涌而出。你知道你眼睛所攫取的这一片凄美景象,终其一生将如鬼魅般缠绕你,沉沉的压在你的灵魂上头,当你坐下来想好好写一写它的时候,那种感受是很奇怪的,你在纸张上找不到足够的空间去容纳它们……
没错,你一定会写到20-40年代,写到至今都让我们感到唏嘘的年代,或者说“国耻”。你会写到那个天选的“西南联大”历万难只为保住国之教育,但忽然之间你又会记起在一个焚烧了的村落上空,如何有一群蜜蜂成群飞舞;你还会想到,一群30不到的青年人,怎样从他正在焚毁的战机之中攀爬出来,为了继续阻击缠绕他们家人的蜜蜂;你永远会记住,当时一个个墓碑,绝大多数甚至都没法实名的青石板,用什么样的眼神看着他。我的天呐,我是多么想从他们那一双双冰冷的充满悲剧色彩的眼神中读取点什么的,可他们就静静的、赤裸裸的矗立在我的眼前,用这些血写的历史,存在他们的灵魂之中,存在于我们这个充满了胜利以及苦难的战争当中……
啊,啊啊,啊啊啊。都写了半个月之不知多少稿了,还是卡住了,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泰然自若的叙述往事,可再写下去恐怕是控制不住自己主观思维了……看来这种层度的思考已经超出了目前的能力范围。
叔本华你睡觉了吗,能托梦告诉我,我是谁吗????
记戊戌年玖月初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