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度”驱动农牧民党员培训见实效

       为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实、执行能力强的农村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富蕴县聚焦教育内容、培训方向、学习方式等,用好用活本地资源,打造农村党员“家门口的充电站”,持续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坚强组织保障。

       教育内容有“深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课题,实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全覆盖,让农牧民党员干部在思想建设上凝心铸魂。同时,针对不同领域党员教育培训的需求,讲授现代农业、畜牧业等与农村党员息息相关的课程。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由包村领导、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带头讲党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

       培训方向有“准度”。紧贴农牧民党员群体实际,突出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举办“农牧民党员对党忠诚培训班”“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帮助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履职能力,不断推动村子发展。充分利用农闲时期,通过集中授课、交流研讨、经验分享等,依托“流动党校”“马背课堂”等方式,组织理论知识丰富的党员干部组成宣讲团,采取送教入村等方式开设“流动课堂”,组织党员学理论学政策,提升农牧民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组织党员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专业合作示范社、产业园区等示范点开展现场教学,为农牧民党员提供直观体验式辅导。建立了农村党员“1+1”结对学习机制,针对年老体弱、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困难党员,选派政治素质好、沟通能力强的年轻党员与之结对子“送学上门”,通过一对一的形式送资料、现场朗读、视频观看等方式与他们交流学习,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

       学习方式有“广度”。全面推行了“互联网+”党员学习教育模式,用好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线上平台,打造“指尖”学习阵地,有效实现自主学、在线学、互动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化“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为民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承诺践诺活动,通过设岗定责、明责推动,进一步激发农牧民党员主动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森林防火等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赵一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