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数组:
定义:具有一定顺序关系的若干变量的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元素;
(1):组成数组的元素都互不相干的独立的变量;
(2):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3):变量之间有一定的顺序关系;
数组属于构造数据类型,一个数组可以分解为多个数组元素。这些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的数据类型或构造类型。因此按数组元素的类型不同,数组又可分为数值数组,字符数组,指针数组,结构数组等;
存储类型是指:auto(自动的),register(注册),static(静态的),extern(申明);若省略,相当于auto
数据类型可以是任意一种基本数据类型或构造数据类型
数组名是用户定义的数组标识符
方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表示数据元素的个数,也称为数组的长度;
对于数组的定义,需要注意:
(1):数组的类型实际上使指数组元素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其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是相同的
(2):数组名不能与其他变量名相同;
(4):方括号中常量表达式表示数组元素的个数;
(5):不能在方括号中用变量来表示元素的个数,但是可以使符号常数或常数表达式,如:a[3+2],
(6):允许在同一个类型说明中说明多个数组和多个变量;
###一维数组的引用:
C语言中规定了数组必须逐个元素引用,而不能整体引用;通过数组下标就可以很方便访问数组中的元素,但是一定要注意下标从0开始,范围为0~n-1,其中n为元素个数。加入,引用数组元素时,下标越界了,结果将不可预料:(可能的结果)
(1):若越界访问的内存空间是空闲的,程序可能不受影响,任能继续运行;
(2):若越界访问的空间已经被占用,且写了很重要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则程序可能会异常终止或崩溃;
(3):若越界访问的空间是空闲的,程序之进行了读操作,则程序能继续运行,但无法得出正确接果;
###一维数组初始化:
(1):对于普通局部数组,若定义时,没有初始化,则数组中元素的值是不确定的;
(2):static 数组不初始化:对于全局数组,若定义时,没有初始化,则数组中元素的值默认为0;
(3):全部初始化:与变量在定义时初始化一样,数组也可以在定义时初始化,定义数组时,对数组元素初始化,只能写成一行,不能换行写;
(4):全部数组不初始化:对于全局数组,若定义时,没有初始化,则数组中的元素值默认为0;
(5):部分初始化:数组定义时可以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初始化。当{ }中值的个数少于元素个数时,只给前面赋值,后面的自动赋值为0;
(6):数组全部赋值:若想对数组全部赋值,则可以省略数组下标的常量;
(7):数组全部初始化为0:int a[10]={0};对数组清零还可以使用空函数memset ,把数组用0来填充,需要引入头文件 string.h
例:
int main(){
int a[10];
memset(a,0,sizeof(a));
return 0;
}
可以使用库函数bzero,把数组清0,需要引用都文件string.h
int main(){
int a[10];
bzero(a,sizeof(a));
return 0;
}
###一维数组内存分配
计算数组中元素的个数:=sizeof(数组名)/sizeof(数据类型);
对数组名求地址,其实就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所以可以变相的说数组名就是一个指针,只不过是一个静态的指针,一个数组内存空间是连续的;
###一维数组的排序
1.冒泡法:
(1):比较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若为逆序a[0]>a[1],则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依次类推,直至第n-1个数和第n个数比较为止--第一趟冒泡排序,最终,最大的数被安置在最后一个元素位置上;
(2):对前n-1个数进行第二趟冒泡排序,最终,使次大的数被安置在第n-1个元素位置;
(3):重复上述过程,共进过n-1次冒泡排序后,排序结束;
事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define a N;
int main(){
//第一种
int N,i,j,k;
for(i=0;i<N;i++){
scanf("%d",&a[i]);
}
for(i=0;i<N-1;i++){
for(j=0;j<N-1-i;I++){
if(a[j]>a[j+1]){
k=a[j];
a[j]=a[j+1];
a[j+1]=k;
}
}
}
printf("\n");
for(i=0;i<N;i++){
printf("%5d",a[i]);
}
//第二种:用sizeofint
int a[ ]={1,23,45,6,58,29},i,j,k,n;
n=sizeof(a)/sizeof(a[0]);
for(i=0;i<n-1;I++){
for(j=0;j<n-1-i;j++){
if(a[j]>a[j+1]){
k=a[j];
a[j]=a[j+1];
a[j+1]=k;
}
}
}
for(i=0;i<n;i++){
printf("%d\n",a[i]);
}
//第三种:循环剥离
int a[]={1,23,45,6,58,29},ij,k,n,index;
n=sizeof(a)/sizeof(a[0]);
for(i=0;i<n-1;i++){
index=0;
for(j=0;j<n-1-i;j++){
if(a[index]<a[j+1]){
index=j+1;
}
}
k=a[index];
a[index]=a[n-1-i];
a[n-1-i]=k;
}
for(i=0;i<n;i++){
printf("%d\n",a[i]);
}
2.选择排序法:
(1):首先通过n-1次比较,从n个数中找出最小的,将它与第一个数进行交换———第一次选择排序,结果最小的数被安置在第一个元素上;
(2):再通过n-2次比较,从剩余的n-1个数中找出关键次数小的记录,将它与第二个数交换——第二次选择排序;
(3):经过n-1次排序后,排序结束;
事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N],i,j,r,t;
printf("Please input %d numbers\n",N);
for(i=0;i<N;i++)
scanf("%d",&a[i]);
for(i=0;i<N-1;i++){
r=i;
for(j=i+1;j<N;j++){
if(a[j]<a[r])
r=j;
if(r!=i){
t=a[r];
a[r]=a[i];
a[i]=t;
}
}
printf("the array after sort:\n");
for(i=0;i<N;i++)
printf("%5d",a[i]);
prtintf("\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