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牛班】Day2: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

昨天赵昂老师在分享中多次讲到“为什么”这个词?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往常我们经常忽略掉的问题,我开始思考属于自己的为什么?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我可以连续200多天坚持每天写2000字的文章?

单纯从数量上来看,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一直只顾着往前奔跑,而忘了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人是你,而不是别人,抛开空谈努力,到底还有什么是支撑我有规律地笔耕不辍?

我带着问题,一边听赵昂老师的分享,一边思考,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热情】

持续高效的行动,源于对文字的热爱,我把这一段过程称为“自恋”,这是一场和自己的终身恋爱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亢奋,会出现懈怠。但这件事情是否愿意继续做下去,取决于我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当我写不下去了,当我没有素材了,当我没有时间了,当我陷入了瓶颈期,我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的态度能表明,我是不是真的热爱写作?

我发现哪怕我写不出来,我依旧是平静地心态,我更愿意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抱怨。这个过程有苦有乐,但乐>苦。

【成就】

坚持时间的长短,在于内心是否得到满足。一件事情做得成,光有热情还不够,还需要成就感,比如通过写作我实现了自由职业的梦想,我可以影响小部分人开始学习写作,我可以做知识付费。这些成就,是我能坚持两百天每天写2000字的重要原因。

用一件有成就的事情去倒推行动的过程,我们会慢慢地发现自己,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


要到哪里去?

赵昂老师在分享中有说到,要给一个吓到自己的愿景。我开始思考:到底想通过写作这件事情,达到一个怎么样的,可量化的高度?

想象自己“见天地”时场景,你从认识自己,打磨自己,一路打怪升级,明白了胜胜负负,理解了社会的运行规则,了解这个时代的水性,你从高手变为一代宗师。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想联机更多的牛人,形成知识轮,大家一起玩,让这个轮子越来越大。有没有可能通过演讲的方式,告诉10W的人,写作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用学到的知识,推他们一把,让他们通过写作这件事情获得人生的快乐和价值。

当我们取得一定成绩时,要适当地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能走到今天。以现在的成绩为原点,再深入剖析自己,找到最初的原动力,找到事情成功的底层规律。

就像古典老师说的:“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要把个人成绩和事物的底层逻辑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系统思维的人。

认识了自己,才有可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