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眼里人世间有三大憾事,一是治理国家,二是心理咨询,三是养育孩子。
大部分父母回顾自己养育过程,大概多少都有些遗憾、愧疚甚至悔恨,真相是几乎不可能有完美养育,能意识到自己某些不恰当,有所反思,已经是进步。
反思目的不是为否定自己,如果反思结果是让自己陷入自责内疚悔恨等负面情绪泥沼,那这样的反思没有也罢。
好的反思能促进自己,从回顾中梳理认识自己,从反思中探索更好更适宜的应对方式,最终能让自己获得一些积极经验,越来越自如地应对类似状况。
生活对我们的馈赠之一,便是我们没解决好的问题会重复出现,它会一次次给我们机会,直到我们通了为止。
另外每个生命都天然背负自我完善的使命,所以父母也没有必要觉得自己不太恰当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有多决定性影响。
生命也天然自带适应环境的潜能,养育方式中那些不恰当部分,也是孩子要适应的一部分,也许对孩子有不好影响,但孩子一定也在那些影响中发展出了某种应对能力。
孩子能长成什么样父母负不了全责,过度内疚觉得自己对孩子起决定性作用的父母有没有过于自恋了些。
每个人是自己生命的主要负责人,包括孩子,他能长成什么样,最终主要还是取决于他自己。
因为自我完善是持续一生的事情,因为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生命最初被养育模式固然重要,但父母不太可能给孩子一个一生不需要改变的模子,更不可能给孩子完全规避生命中所有痛苦,痛苦也是成长的推动力量,并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咱有句老话说“尽人力听天命”,每个人的能力有限,通常情况下人不太可能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凡事尽力而为,力所不能及的,就交给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