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的偏心行为其实就是对儿女最大的“犯罪”

从孩子时的思维角度来看,都是同一个地方成长,同一个爸妈生的,为什么受到“冷落”、“不公平”的就是我呢?

小时候由玩具,衣服,零用钱的待遇不一样,到懂事之后,无论是明事,暗事,错对的处理方式有别,偏心行为都会为家庭以后带来隐患。

重男轻女,重小轻大,重聪明,轻平庸是最常见的父母偏心指标。对大多父母内心情感来说,女孩长大以后始终要嫁出去,是外人家的归属,做大哥的必须是要无任何理由去付出,逆来顺受,去取舍的人设。

当家庭所有人这种观念成型习惯之后,最后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可能。

被宠方所接受到的思维灌输是应值的,理所当然的,我就是中心,就算是怎样都好都会有人替自己承担一切,塑造了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外面都会自以为是,都以自我为中心这种错觉,行事特立独行,不会接受负责的格局观,所以就出现了现在的“妈宝男”“啃老族”这种现象。

受冷落方轻则会滋生不满情绪,反叛心理严重,和兄弟姐妹相处不愿意合群,重则感觉在家庭情感心态落差大可能会比较自卑,性格有懦弱的倾向,更会有一定的不健康心理阴影因素。

可以说,父母形成偏心的心理其实就是有对比择优性,受迂腐的传统思想严重而产生。

为什么某某家庭有众多的儿女,互相推诿,不愿赡养父母亲呢,更有甚者自己动手打父母亲,有太多发生在身边或报道的事例可以证明,父母偏心的行为到最后还是给自己,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不可否认的是,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喜好,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标准,放低父亲母亲的角色身份,以儿女的思维来换位思考,多点与儿女们真诚的沟通,没有人生来就是愚钝(除了天生有缺陷的),引导好儿女们在任一年龄段上的心理成长,更重要的就是不可在自己以前在父辈上所受到的偏心心理作用复制到下一代身上,因为这是最不可取的,最不负责任的表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