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读后感

      暮色四合时,最好不过读一本文化苦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此又多了一声叹息。余秋雨先生以其宽宏的笔触,容纳了大半个中国沧桑的历史,那吞吐千年的豪迈中更多的是细细咀嚼后的苦涩,读时感觉烈风迎面吹来,卷起脚边厚重的沙石,一直旋转到头顶,神秘深邃,我有些恐惧,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从牌坊中走出来,似乎走出了封建礼教的迫害,经过了精神洗礼,踏进深不可测的征程。于是,我把一切都放下,放在我的山河间,寻找价值和生命的终点。我去了很多地方,都江堰天天人合一,地理建筑中充盈着道教哲思,人不是在征服自然,而是在感悟自然,听从自然。道士塔,莫高窟是对历史的愧疚,对灵魂的,忏悔。历史在创造中产生,而人则是历史浸润的产物。当历史被慢慢蚕食,我们又何处藏身?我又发现了沙漠隐泉,大漠中如此一湾,给浮躁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废井冷眼,面前,历史不讲曲直,自然也更无情。因而历史和自然也更理性,更不容置疑,它们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不给弱者以怜悯。

      我们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历史中,也就生活在豪迈和细腻的摩擦中,如果我们失之偏颇甚至忽视我们所处的境地,何其悲哀!文化是在实践中提炼的精华,没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关照,何以发展文化,进而发展文明呢?

      于是我走得更远了,走向了世界,走进了人生,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没错,历史承载的太多了,我们却是那么渺小,而我们却却偏又固执的探寻它,越探寻越神秘,越疑惑。可我明明中对它心生肃敬,但是还有了一点愧疚,因为我的文化底蕴浅薄无知。可是我想探其文化的灵魂,就像探索人生一样。回首隐约而沉重的足迹,如同迷宫里的错误路线。我们这样反复在探索路上的成功与失败交替着,就是为了寻找生活的真谛和美好。

    文化苦旅,我在阅读你时,也与余秋雨先生一起感受了山川的灵气,也注重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与一些读者不约而同的会聚在生命的源头,颠簸十余载后回到原点,我问自己想要什么。我待生命虔诚似水,生命对我不理不睬,我没得到任何回应,这些结局终究有些苦涩。可是那些被历史蹂躏后的事物,都是这样潜沉,内心变多了一些慰籍。欲望不是灵魂所寄之处,对这个世界,我们了解的太少,所以我们重新整装待发,重新踏上征途,一路尝尽苦涩,一路拥抱着未来,希望着对人生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让命运的烟尘灵魂的风,洗去最后的一点少年轻狂。 

    文化苦旅,在我看来,超越自然,历史,甚至超越了文化层面,行止之间充满深情,这样的人生值得驻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如火箭一般飞快,暮然回首,又到了四月底,我四月的读书笔记还没写呢,自律做得太不好了,先做一下自我检讨! 从一月...
    明洁阅读 1,028评论 7 9
  • 暮色四合,喧哗一切复于平静。静夜里,最好的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慢慢阅读《文化苦旅》。 ...
    萤窗细语阅读 284评论 0 1
  • 中华文明已经有四千两百年以上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最先出现的古巴比伦文明,还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希腊文明,都已被时间的车轮...
    诸昊阅读 431评论 0 0
  • 这样的 毛毛细雨 这样的 黑夜 这样的 昏暗孤灯 让我不得不想起 似乎是很就以前 似乎是同样的 场景 一样没有伞 ...
    风甘叶子阅读 81评论 0 0
  • 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者总感觉企业文化是虚的,好象既不能解决销售问题,也不能解决财务危机,因而不予重视。其实,企业文...
    大气浩然阅读 7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