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翻开不同的书就像进入不同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是精神的享受。
在书籍中逃避世界,理解世界,营造美好世界,最终超越世界。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 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带给我内心的平静与平和。
读书多了,思考多了,人也就豁达了。
今天为大家分享5本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本都值得一读再读!
01
《伊甸之东》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 / 评分:9.3
“你还年轻,不该沉溺在回忆中。你应该创造新的回忆,这样等你老了以后,可以筛选的东西就会更丰富。”
约翰·斯坦贝克说:“我之前的作品,都是为这本书在做练习。”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文学生命的巅峰之作,57万字,1008页。Goodreads评分近满分,入选“人生必读的100本书”。
作为一部千页巨著,它并不难读,它聚焦在两个家族三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内部纠葛中。
故事背景设定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利纳斯河谷,讲述了特拉斯克和汉密尔顿两个家族三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
这段历史横跨了美国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岁月,见证了社会结构变革、道德沦丧、秩序混乱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
斯坦贝克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人物命运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一幅广阔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斯坦贝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命运多舛的角色,他们或善良、或邪恶、或坚韧、或软弱,共同演绎了一出关于人性、爱与被爱、家庭与信仰的悲壮史诗。
特别是主人公亚当,他本性善良,经历了无数磨难和诱惑,最终回归本心,实现了自我救赎。
文字流畅自然,情节紧凑有力,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无论是环境描写、情节发展还是人物心理刻画,都展现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叙事能力。
看起来讲的是很宏大的故事,其实写的却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人性的真相。
02
《动物农场》
作者:乔治·奥威尔 / 评分:9.5
“你们有你们的低等动物需要对付,我们有我们的下层阶级需要摆平!”
《动物农场》以一个农庄的动物起义为开端,讲述了一群不堪忍受人类压迫的动物们,在“动物主义”旗帜下推翻农场主琼斯先生的统治,建立了名为“动物农场”的乌托邦。
然而,随着权力结构的更迭,新的领袖逐渐暴露出与前任无异的专制与腐败,动物们的理想国最终沦为另一个版本的压迫与被压迫。
奥威尔通过这个简单而有力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权力腐化、革命变质以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政治悲剧。
故事的开端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受压迫的动物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活,对压迫他们的农场主发动了起义并取得了成功。
但是当他们掌握了农场的管理权之后,新的统治阶级迅速分化产生,并且动物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艰苦。
故事中最让人心惊的一点,是在宣传利剑之下,大众的记忆是如何无可抵抗地模糊和扭曲。
曾经的英雄可以变成叛变者,曾经的信条也可以被任意解读,甚至曾经的生活到底是幸福还是艰苦,在动物们的脑海里都无法产生一个切实的答案。
一切都是被操纵的,一切都是宣传而已。大众不仅找不到抵抗的渠道,甚至连自己的记忆和观点都无法客观保留。
奥威尔以动物为主角,巧妙地映射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猪、马、狗、羊等动物角色各具特色,象征着不同阶层和立场的人们。
他们之间的斗争、妥协、背叛与牺牲,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残酷的政治画卷。
读者在跟随动物们的命运起伏时,不禁会联想到现实中的种种政治现象,从而引发深刻的反思。
03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 评分:9.2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的泰斗级人物,写出了无数经典巨著,但是他自己却说:《安娜》是我的“第一部真正的长篇小说”。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
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
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
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从贵族阶层的虚伪与腐败,到农民阶层的苦难与抗争,再到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与冲击,这些社会现象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安娜,这个美丽、热情、勇敢而又矛盾的女子,她的悲剧命运不仅令人扼腕叹息,更引人深思。
她追求真爱与自由,却在道德与社会的束缚中挣扎,最终走向了毁灭。
而围绕在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虚伪的贵族丈夫卡列宁,到激情四溢的情人沃伦斯基,再到纯真善良的少女吉蒂,他们的命运与选择,共同编织了一幅复杂而多彩的人性画卷。
托尔斯泰通过角色的命运与选择,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他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幸福与自由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抉择,以及这些抉择所带来的后果与影响。
04
《素食者》
作者:韩江 / 评分:8.1
“我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
韩江在国家布克文学奖颁奖礼致辞上说: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
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以其独特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压抑与痛苦的世界,让我们在跟随主人公英惠的脚步时,不禁为她的命运而揪心,为她的选择而震撼。
英惠,一个看似平凡的家庭主妇,在经历了一场噩梦之后,突然开始拒绝吃肉,甚至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
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不仅让她的家人和社会舆论感到困惑与不解,更让她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绝望之中。
然而,正是这种近乎疯狂偏执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她对这个世界做出的最大的反抗——拒绝一种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习俗和传统观念,哪怕被当成异类,哪怕被社会抛弃。
英惠的形象鲜明而立体,她的压抑、痛苦、绝望以及最后的反抗,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感到压抑与痛苦,但正是这种感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残酷。
同时,英惠的反抗与自我救赎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光明。
05
《面纱》
作者:毛姆 / 评分:9.0
“女人常常以为,男人们疯狂地爱着她们,其实并非像她们想的那样。”
毛姆不愧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这样一个关于理性爱与情爱的故事,被他讲述得犹如悬疑小说一般,让你始终提着一口气,一路追随。直到拨开重重迷雾,恍然大悟。
小说以女主角凯蒂的视角展开,她为了逃离伦敦的浮华与空虚,匆匆嫁给了沉默寡言的细菌学家瓦尔特。
然而,婚后的孤独与寂寞让她陷入了与已婚男子查理的婚外情。当瓦尔特发现后,他带着凯蒂前往霍乱肆虐的湄潭府。
在那里,凯蒂经历了绝境下的自省,看清了查理的虚伪,体验了修女的博爱与无私,最终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和自我救赎的道路。
毛姆的笔锋清冷而充满讽刺,直剖人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婚外男女的所思所恐,以及最终所得。
这部小说太过清醒,太过犀利。难怪很多人在看过这部小说后,瞬间觉醒,摒弃了自己对于婚外情的所有幻想。
当一个人揭开那层面纱,直面真相后,所有痛彻心扉的悔悟,将会引领她踏上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