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最多的“因果循环图”是思考模型的典型表现形式。通过系统动力学中建模使用的方法进行简单绘图,以圆形或矩形表示构成要素,辅以箭头标注因果关系。
系统动力学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循环。正循环和负循环:
A. 逐渐增长的正循环
正循环,也称为积极循环,是滚雪球式逐渐增长的循环。如下图所示的A公司与B公司的广告战即是典型例子。
广告费日益增长的模型:
假设自己公司(A公司)为提升销售额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的支出,销售额因此得以增长。随后,受此影响,销售额缩减的B公司也增加了广告宣传费,销售额也随之增长。之后A公司再次增加广告宣传费以提升销售额……如此循环下去,竞争日益激烈,两家公司都唯恐影响业绩而不去削减广告宣传费,广告战的模型便由此产生了。
这时,广告内容及手法都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了。只要模型不改变,循环就会一直持续到双方精疲力竭。同样的模型也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周期的短期化、营业网点的扩大、折扣战等。这可以说是与竞争相关的基本模型。
正循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军备竞赛就属于这种循环。A国进行军备扩充,B国随后也会进行军备扩充,而B国的军备扩充又会导致A国进一步扩充军备。还有,恋爱关系进入冷淡期时,很容易反感对方某个不经意的行为,这又导致关系进一步冷淡,也属于这种模型。
B. 带来平衡的负循环
负循环也被称为平衡循环,即带来平衡的循环。
如上图所示,需求与价格之间、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循环都是这种循环。价格上涨导致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又导致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而需求增加又导致价格上涨。通过这种反复最终抵达平衡点,正是负循环的作用。
这两种循环的思考方法对建模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理解了正循环与负循环,尝试描述如下案例百货商店复苏的模型。
多年前东京百货商店的经营每况愈下,经营者却断言十年左右必定复苏。
因为百货商店都位于市中心车站附近的繁华地带,且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这个理由简单而有说服力。
诚然,日本的总人口开始减少,但东京的人口在未来20年仍会持续增长,并且富裕阶层的人很多。铁路仍是市中心主要的交通方式。即使百货商店的营业状况、商业模式发生改变,位于车站附近的大型百货商店从构造上看依然非常有利。
最近,百货商店的业绩持续回升。那个经营者着眼的正是模型而非现象。
正负循环在深入思考建立模型的阶段应用非常广泛,首先要分辨要素间是哪种循环,才能进一步准确理解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及结果呈现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