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有感
《边城》是作家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川湘交界处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女主人公翠翠和她的船夫爷爷。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天保和老二傩送。端午节时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遇见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巧的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抢先傩送一步,托媒人去翠翠家提亲。两兄弟不得已推心置腹,说出了埋藏在心中许久的秘密,原来二人都再早年就喜欢上了翠翠。
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嫁妆,想把女儿许配给老二傩送,而傩送却表达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老船夫让翠翠自己做主。两个兄弟最终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决定采用唱山歌的方式来争取翠翠的青睐。傩送是唱歌好手,哥哥天保自知唱不过傩送,心灰意冷,断然放弃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却再没有另一人的歌声。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才知道唱歌只有傩送,天保已经走了做生意去了。几天后,又传来了天保坐水船出事,被淹死了的噩耗。傩送得知兄长出事,内心悲痛,也选择了远走他乡,漂泊远方。船总顺顺也因为大儿子天保的死,变得对老船夫冷淡,不愿意翠翠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郁闷的回到家里,翠翠问他,他什么也没说。一天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轰鸣的雷声,老船夫因翠翠婚事无望,自己的夙愿落空,心力憔悴,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死去了。第二天翠翠发现爷爷去世了,从此,只剩下翠翠一个人了。她明白了许多老人在世时不明白的道理。她接替了爷爷的工作,终日为来往的人摆渡,同时也在这艘渡船上,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体现出了文学所具有的审美和娱乐功能。《边城》中对小镇的描写,对小镇人的描写,对人们的心灵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一种美好,满足了读者对美感和情感的追求,让人读来感觉内心愉悦,对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油然的升起一种内心的向往。同时这部小说更体现了文学的认识和教育的功能。《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满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这一点会让读者对自己反省,思考,认识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边城》中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美丽,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互帮互助。翠翠的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同时又坚强勇敢。老船夫爷爷淳朴厚道,对翠翠无私关爱,自信无畏。天保,傩送两兄弟都重视亲情,天保个性豪爽,慷慨大方,傩送温柔细腻,但也不失刚强的一面……这些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笔下不仅是自然明净,人心更是明净。所有的这些美德,无一不是现在仍然所推崇的,都是值得读者引以为鉴,值得大家所学习的。这不只是一种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所失去的这些美德,优良品质的痛心,文学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