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兰州的三万英尺高空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绿豆眼从舷窗望向地面,先是突兀朝天的白色雪顶直穿云层,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始,冰封世界未有人类踏足。继而是色型丰富的无尽沙丘,千万年来,雄风肆虐,骄阳暴怒,干燥的西北大地遍体鳞伤,嘶哑喉咙于旷野呐喊,造物主冷眼旁观释放神威,更炽热地呼风唤日,再见了,绿巨人!燃烧吧,沙和尚!
有征服就有不服。黄河母亲急匆匆赶来了!流淌的生命之源,使得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繁衍生息。而黄河母亲要么不出手,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先下一城,便是金城。没错,金城是兰州的别称,传说建城之初,真的挖出了黄金,故名之。
从中川机场转车到兰州市区,烈日当空,天气干燥。沿路是彻彻底底的黄色世界,枯草稀疏地孤分布黄土山坡上,有些平直地削去一整块。不远处,还看见了金字塔,新人在神庙石柱前拍婚纱照,这里似乎在规划什么主题公园。
此时有别于江南的春风绿岸小桥流水,黄色沙土是金城的绝对主宰。生于南方,但自小我就与沙有缘,至今仍然有些东西困惑着我。我眼睛小小的,为什么总能跑进沙子?有时候,我会怀疑眼睛里藏了个黑洞,或者拥有类似于精绝女王的瞳力,稍稍看一眼,别人就进入虚数空间。女孩往往对虚数空间敬而远之,十八岁的虚数是二十岁,二十八的虚数是三十岁,一下子就抓不住青春,又溜走了好几年。
兰州姑娘的眼睛普遍较大,眼睛真的会说话,来到兰州时常幻听:你眼睛忒小你眼睛忒小你眼睛忒小。按照进化论,处于风沙地区的人眼睛应该进化出小眼睛以抵挡风沙,真的很不合理。我陷入了深思。
长时间得深思引来肚子的不满,它空虚了。
说起兰州的小吃,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会想起兰州拉面,传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兰州拉面,它是与沙县小吃齐名的神秘组织。兰州拉面最为正宗的叫法是兰州牛肉拉面,只在早市午市供应,之后就会将熬煮过的骨汤处理掉,从而保证了骨汤的新鲜浓郁。
来到市区,已是下午,完美地与兰州拉面擦肩而过。但我突然想明白兰州人大眼睛之谜。(后台回复大眼睛索取答案)
当天是妇女节,饿着肚子走到了黄河边中山桥,途中经过张掖路,被当地人卖狗大法所萌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小狗从中午到晚上一直站着,当来客人时,摊主便猛摇他们,使他们精神起来。
因为不想让黄河母亲看见游子食不果腹,于是我买了份麻辣土豆,于是黄河母亲便看见游子不自量力。辣。
上游的冻土未到时候融化,将泥沙牢牢冰裹,此时的黄河不黄,浅浅向东流淌,水面金光粼粼,感觉太阳特别大。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寻根之旅,此情此景,实在让人忍不住——
“您好,请问可以帮我照个相吗”
没错,我就是想留住这美好一刻,找了个游人帮忙。
结果这一搭讪,才发现妹子不是来旅游的,是兰州人,大眼睛。嗯,我又有幻听了。
一个人,夕阳下,黄河边,这是一个失意的妹子。总觉得流动的东西拥有魔力,会带走坏情绪,譬如流水,凉风,音乐,时间。
挺投缘的,从麻辣土豆聊到瑟瑟发抖。天黑了,此处昼夜温差大,冷。
可能未见到小眼睛的物种,又或者被我一身正气所折服,妹子非常热情,诚邀我到正宁小吃街吃知名美食——牛奶鸡蛋醪糟,还有当地的酥饼。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当地人居然迷路了,逼我绕了个大圈,捍卫了步数榜的头把交椅……
温饱后别过这个从黄河捡来的妹子,我便回到青旅休息了。
次日去了博物馆蹭导游看马踏飞燕,之后到五泉山找泉眼去。
可能是捡东西捡上瘾了,最后我跑去黄河边捡石头以作纪念,我觉得石头有一种羁绊在里面,时刻提醒我是黄皮肤黑眼睛。
还看到了黄河边上的羊皮筏子,可听人说,现在的都是猪皮做的。
回到青旅,我觉得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就把捡来的几十斤羁绊赠与素昧平生的小伙伴。一个识货的同志居然挑了条扁长的石头,用来刮痧。服气,那是母亲的安抚。
后来有个女生笑眯眯地跟我说,你知道李晨的石头吗?
哎呀妈呀,好心办坏事,这回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可世事难料,就因为这块小小的石头,竟然使我之后的旅途魔幻起来,这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一些闲话: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语言巧合。
兰州的市花是玫瑰(gui)
贵州的市花是兰(lan)花
蹭了大领导的导游 感觉他们脸都黑了
好久没上过一块钱一次的厕所 我的膀胱产黄金
武汉的鸭头 成都的兔头 兰州的羊头 头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