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情绪,首先需要给情绪命名。
出生后的第一个6年里,发展情绪比发展认知更重要。因为它会帮助儿童建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帮助儿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也需要借此得出他内在世界对外在世界的反应。
我们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需要认识星星、月亮、太阳,需要认识树木、海洋、江河、湖泊、森林和高山,需要认识桌子、电灯、汽车、房子,需要认识书、地图、学校、图书馆。
我们还有一个内在的世界,情绪即是我们内在世界一部分。我们需要认识高兴、愤怒、恐惧、悲伤,需要认识嫉妒、恼火、难过、兴奋,需要认识喜悦、爱、快乐和孤独,需要认识感受、体验和觉察。
这两个世界的不同组合演变出不同的价值系统。当我们以物质世界的价值体系作为主要的价值观时,我们就会被物化和工具化,就远离了生命,也就等于远离了幸福;当我们以内在世界的价值体系作为主要的价值观时,爱、平等、正义、尊重、成长、创造就成为了我们的价值标准。
内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同样丰富,同样需要孩子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认识并体验。和儿童拥有认识外部世界的内驱力一样,儿童同样也有对内在生命世界认知的内驱力。情绪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景观之一,儿童自然拥有对情绪认知的内驱力。
儿童认知情绪本身就是在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在0-6岁的阶段,情绪认知是最重要的认知,它甚至比认知外在世界更为重要。因为这是早期儿童建构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
怎样帮助儿童认知情绪并使其情绪成长、成熟呢?
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以便使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世界,而不是一生滞留和压抑在自己的情绪迷茫之中。
准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准许孩子哭,不评判好坏。准许意味着给孩子空间与时间,让他自然地过渡。比如准许他哭意味着让孩子把情绪流淌出去。这是生命最早期情绪流动的自然礼物。
我们需要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就如同告诉孩子:“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这是嘴巴!”“这是书!”“这是地图!”帮助孩子说出她内在正在发生的情绪,“你生气了”、“你感到愤怒”、“你感到委屈”、“你感到伤心”、“你看上去很高兴”、“你看上去很愉悦”、“你看上去很兴奋”、“你看上去很快乐”、“你看上去有些悲伤”、“你看上去有点沮丧”、“你看上去有些孤独”、“你很好奇”“、你在表达爱”、“你在关心别人”、“你在表达快乐” 这叫概念或情景配对。
尽管我们能够清晰知道的情绪范围并不像了解外在世界那样广泛,有些复杂的和更深入的情绪我们依然不知,依然无法分辨;并且每个人的生命状态也不尽相同,但我们需要自己了解的情绪告诉儿童,同时努力增加自己的了解深度与广度。因为对内在世界了解的越深、越广,我们就会成长的越好,就会越接近成熟。
我们需要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使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自己的情绪为伴,帮助他发展出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帮助他过渡并上升到一个尽可能的靠近真实的生命世界。
用爱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慰藉孩子,让孩子从情绪的状态中走出来。
随着儿童的成长,当其他部分发展之后,情绪也从最基本的状态发展起来。这些情绪儿童都必须在生活的某个特定的事件和时间里经历和体验,然后儿童可以感知到自己会再一次的重新经历。这个过程儿童可以很自然地完成,只要成人不去阻拦。我们要准许儿童用自己已经成长的认知能力去认识、调整不断随机出现的情绪,继而发展自己的情绪。
500个描述情绪的词汇
500个描述情绪的词汇,希望帮助你提升对情绪的感受力,让情绪的能量流动起来。
高兴:愉快而兴奋。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开心:心情快乐、舒畅。
快活:快乐。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爽快:舒适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甜丝丝: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畅快:舒畅、快乐。
喜悦:愉快;高兴。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兴极了。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愉快:快意;舒畅。
愤慨:气愤不平。
愤怒:生气(激动到极点)。
恼火:生气。
气愤:生气;愤恨。
悲哀:伤心。
悲伤:伤心难过。
沉痛:深深的悲痛。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伤心:由于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惨然:形容心里悲惨。
痛心:极端伤心。
心酸:心里悲痛。
胆怯:胆小;畏缩。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发憷:胆怯;畏缩。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恐惧:惧怕。
受惊: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害怕。
入迷、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