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小睿看电视以及看手机上的小视频,使得一家子都挺不愉快的。小妹抱怨老妈不把自己手机收好,小睿怨姥姥告她的状,我嫌小妹自己管不住孩子还怪到老妈头上,小睿又怪我说她妈的坏话了。一时,一大家子全都了坏人!
之前老妈和小睿的手机都被设置成了学生模式。应该只能上微信和支付宝,别的都打不开,好像是这个概念。然后我发现小睿还是能看视频。一问之下,她说她就是看的微信。我一琢磨,原来微信上的小程序这些东西都有。虽然没有打开APP那样全面方便,但对于小孩来说,就是看个视频,小程序已经足够她沉迷了。
小孩子对于这些几乎无师自通,会自己下QQ,一些玩的小游戏,总之都出现了。就从她拿手机那一段开始,她养成了对手机的依赖性。就隔一会摸一下隔一会看一下。同时我发现,她的同学们,用手机的还不少。因为在她等待消息的时候,有的几乎也就是秒回。可见这些人,几乎在手边,守着手机。
基于上述原因,小睿的手机又被回收了。小妹索性把小睿圈在了自己家中,不让去姥姥家。我去带的时候也被严禁使用网络。
对于小学生用手机的利与弊,也很明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了手机,家长放心了不少,能随时联系上。在需要查阅信息的时候,手机无疑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但负面影响明显更多,首先它产生辐射,对还未发育完全的小孩子来说是个危险品,易对智力产生影响,并对视力、脊椎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手机完全吸引了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并使得小朋友越来越不爱活动,课外活动时间成了手机游玩的时间,在家中也一样,没有手机前,小睿还能下楼活动一会儿,现在的条件就是,“那我做完作业了,玩会儿手机!”因而自制力越来越差,专心做作业似乎成了历史。意志力较弱的孩子会逐渐迷恋手机,或者称瘾吧,对现实世界没有了兴趣,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
这些危害,也是法国在法律层面禁止中小学生校园玩手机的现实依据。
2018.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按照新规,在校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时均不得使用手机,除非出于教学目的,或是残疾儿童的特别需要。高中学校可自愿全部或部分执行此手机禁令。除手机外,新法案还规定禁止使用包括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
不仅法国,意大利、希腊和英国等国家,都限制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2021.1.18,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中小学生手机做出了具体规定:有限带入校园,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强化督导检查。
通知明确提出,如确有必要,须家长提出申请,由学校统一保管。第二条更是明确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有法可依了,但是真的能禁止吗?学生使用手机不止在校园内,校园外的管控呢?曾亲眼看到放学后的小朋友,用手机向家人慌报做作业,还几个小朋友相互作证,其实是在大街上玩耍。这是该安心呢还是该不安心呢?
而且,我们在数落小朋友的时候,是不是也正拿着手机放不下去呢?
我们总是说,不要过度使用和沉迷手机,合理节制的使用手机。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我们大人吧!我们购物在手机上,娱乐在手机上,与朋友联系在手机上,工作安排在手机上,像我的抖音,就是在公司强制下下载的,因为每天要对单位的抖音号互动点评转发。当然写简书,也在手机上。
我们比小朋友更离不开手机,这个情景又如何处置呢?如果做不到表率,又如何来要求小朋友们来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