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中国在梁庄》之后,梁鸿老师又一部非虚构文学的杰作。《中国在梁庄》讲的是农村人在农村的的生活,而《出梁庄记》则讲的是农村人在城里的生活。老师拜访在祖国的各个角落的老乡,努力了解、分析他们的生存现状。在文中,老师让人物自说自话,放下大学老师的架子,少有主观的加工,一般直到故事结束,才来几句画龙点睛式的点评。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不就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新闻、报纸里的长篇报道还要来得吸引眼球!无聊透顶!
但是我相信,在你看完“某时代,某种淡淡的忧伤,某种不可磨灭的心动”后,你一定会回归生活的本质,回归到柴米油盐当中来。
“早餐一碗粥,再来几根油条,午餐十元的外卖,晚上再吃碗面,不敢放肉,都是自己去割的。
什么金属加工厂,就是个电镀厂,电镀厂没有不毒的,进去就是慢性自杀。
让你活不好,但也死不了。”
“外来务工人员”,这还算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汇,比起“农村打工者”,多了些含蓄,却没有改变其本质。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环,却始终融不进这座城市。我想只有一个词可以概括。
过渡。
富士康早些年需要这些低廉的劳动力,准军事化的管理,“交流会降低工作效率”,没错,作为庞大机器上的一环,人性的交流,成不了机器的润滑油。而今推广机器加工,却又招来另一番怨言。城市需要这些人,却不是永远需要。
“河南村,不属于河南人的村庄。在这个村庄里生活的河南人只是借居者、流浪者,没有权利拥有河南村的居民所拥有的任何事物。”作为本地人和外来人,尽管每日都相见,却始终不是一个圈子的人,“他们生活在同一村庄同一场景中,彼此却完全隔膜。”在这里,房东和租客虽然表面上友好,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真正成为朋友,流动性越大越是如此。伴随而来的拆迁,搬家,新环境,诸多问题,
缠绕不清,正如同飞往远方的蒲公英。然而,蒲公英始终要落地的……于是乎,去留家乡,成了每个在外漂泊人的终极问题。书里,每个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在这些平实的描述过程中,你很容易就会有亲切感和画面感,但是作为文学却不能止于此,它必须带你走进本质,走进深层。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明白这点,才会明白这部著作最大的意义。伟大的小说看似脱离现实,却最根植于现实。非虚构文学,正是小说与现实之间的一个过渡带。我想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思考文中所指的问题。那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个人力量可以解决。作为个人,只有不断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如果仅仅是像看热点新闻一般态度,那只能得到一种麻木。正如梁鸿老师指出,也许作为底层人,简单地理解自己的处境,才能获得快乐。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麻木,我们花费多年时间所受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也许作为青年人,少不了戾气加身,或者说,书生意气,但这都只是一个阶段。只有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当中,最终,我们才会坦然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