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暴力扯上关系,但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的方式,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者有意的语言,就是“无形的暴力”,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带领我们学习一种沟通方式,运用这种模式来交谈或者聆听,能使人们更好的关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情意相通,乐于互助,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举例----非暴力沟通语言模式的应用:

      妈妈回到家里看到孩子把袜子,玩具扔的到处都是。

常见语言模式: 

"家里怎么弄得这么乱?你又在家里胡闹些什么?" 

非暴力沟通语言模式:

"我看到鞋子和袜子在电视机旁边,玩具散落在地板上  〞    (观察--说出观察到的事实)

“看到我不太高兴”                                              (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

〝 我很在意家里的整洁  〞                                          (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 你愿不愿意把袜子放到洗衣机,玩具收到玩具箱里呢?  ”

(请求--说出具体的请求)

    这样我们就借助于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诚实而清晰的表达自己,从而避免了抱怨指责等类的无效沟通。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借助于这种表达模式明确的告知了他人,我们期待对方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当然清晰诚实的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借助于这4个要素,关切的倾听。

    我们首先通过聆听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聆听他们的请求,专注于这四个要素,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到他们,而不是申辩、反驳或退缩。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在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这两方面都使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去〝觉察〞,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