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欢乐时光

      熙熙攘攘的街头口味各异五花八门的糖葫芦,清晨胡同弄堂口三轮车上吆喝的手工豆腐花,巷尾唐记加了葱花的馄饨蒸饺,这是儿时的吴森湘最心安理得享受美食生活的一段欢乐时光。

      车水马龙的城市,早就失去了充满人间烟火和人情味的美食,三五分钟半生不熟的食物代替了亲自精心熬制的靓汤好菜。朝九晚五西装革履的人们圂囵吞枣似的吃着飘着厚厚油脂看不出色泽的菜肴,从前流着哈喇子等候的柴火烧好的色香味,随着忙碌和麻木也都不再挑剔了。有机蔬菜和打了激素的肉类成了每家每户的营养来源。季节性的蔬菜和自家圈养的家禽,开始供不应求,物价上涨,为了一两肉一斤菜精打细算生活的事情重复上演。空气中滚滚而来的灰尘和呛人心脾的污浊废气在锅碗瓢盆里留下不明的味觉添加剂,连往日捣碎果蔬酿造的酱汤都省了。

        儿时的吴森湘是没有胃病的。晒着脚丫安然在日上三竿的蝉鸣鸟叫中醒来,吃着娘从田间摘来的蔬菜乱炖的杂菜煲。爹娘农忙不过来就会在木桌上留上两三块钱,给森湘去巷尾王叔开的唐记吃上碗馄饨。一年里只有赶集的几天,可以吃得上圆不溜儿的糖葫芦,揭下薄薄的糖纸,一口下去,酸涩的山楂肉和浓浓的冰糖甜香在唇齿间扩散开来,就仿佛能让人一天的心境都变得欢快愉悦起来。

   

        娘常说,有胃病的人都是不好好吃饭。做菜哪有想象中那么难,森湘这代人就是享尽了福气,惰性成瘾,用打游戏叫外卖的时间花个半柱香的功夫做顿饭,都比在外吃健康新鲜。

 

        森湘瞥了眼空荡荡的冰箱,拿出手机本想点外卖,屏幕亮起的地方,是娘发来的信息,是小时候她爱吃的菜肴的做菜方法。


        穿上拖鞋绕过电动车,径直走向几百米外的菜市场。和卖菜的叔叔阿姨询问再三,提了满满当当的菜回到家,等做好饭菜,已经是夜幕初上了。


        森湘吃光了桌上所有的饭菜,心满意足地摸摸鼓起的肚子,算不上好吃,但的的确确,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