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1者,非谓有乔木2之谓也,有世臣3之谓也。王无亲臣4矣,昔者所进5,今日不知其亡6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7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词汇
1、故国:有优秀传统且历史悠久的国家。
2、乔木:高大的树木。
3、世臣:累世修德之臣,能辅君以道,与国同休戚。
4、亲臣:君所亲信之臣,与君共休戚。
5、进:进用。
6、亡:去位,去职。
7、逾:超过。
【感想】
1、在此不在彼
本篇的关键词“在此不在彼”。乔木、世臣都是故国的标志,然而之所以成为故国者,在此不在彼。在于有世臣,即累世修德之臣,不在高大的树木,也不在亲臣。
2、察之
世臣,与国同休戚者;亲臣,与君同休威者。现在,齐王面临的境况是,昨日所进用之人,今日已不知去向,亲臣的标准都不够,何况世臣乎。出了问题,就要问一问,问一问进贤的标准,还是在此不在彼,无论是进贤,还是说不可,或有人认为可杀,关键是谁在认为,谁在说,若是来自左右之人、诸大夫,皆需察之,再办理之。但若是声音来自国人,即可进之,用之,或是去之,杀之。《大学》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是如此。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规范人,以纪律约束人。
4-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和医生都称为“先生”。教师护佑人的心灵,医生治人身体之病。
5-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工作,就当义不容辞、满腔热情地对待它,全心全意做好它。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6_态度决定办法的多少,办法总比困难多。
7-工作中应该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乐于创新的工作意识。
8-职位有高有低,职责不分大小;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不可或缺,各司其职才可良性运作,各尽其心方能不负众望。最好的管理者是领着大家干,敢付出勇担责,而不是看着大家做,不付出不担责;功是我的,责是他的!
9-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做事,必须言行一致,尽职尽忠,不失本,不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