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夏和,在单位前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多岗位、多层次的熬炼中,我明白了基层的“苦”和“难”,更加珍惜在基层的“磨”和“炼”,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的基层乡镇干部,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
从学生转变为选调生,从书本走到基层、走下田野、走进群众,又在组织关心下与导师结对跟班学习,工作任务、节奏环境一跃千里,让我深刻感受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一度心里打鼓,暗地里质疑自己。前辈们不仅在工作中耐心指导、全程帮带,还在生活中热心帮助、真挚关怀。还记得年初的村级后备力量摸排工作一度曾让我束手无策,是老干部的一番话点醒了我,让我深受触动。在扁担沟镇广阔的田野上,他指了指正在翻耕的群众,语重心长的讲道,“只有把村子真正当成自己的一番事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切实了解村子的家长里短,才能当好村民的领头羊和引路人。”
两年时间里,我从不同前辈身上学习到了怎样坚定原则开展工作,怎样抽丝剥茧理顺遗留问题脉络,怎样规范行文提高文稿写作能力;也从办公室“老国土”“老民政”同事身上学习到了如何厘清轻重缓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吃透政策做好宣传解释,如何“甜嘴公心”推动重点工作;更在图斑核实、规划调整、危房改造等具体的业务实践中,从村组同事、群众身上再一次领会到了实事求是的精髓要义,理解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他们都是伴我同行,让我快速成长起来的“人生良师”。
站在现在的工作角度回顾过去,自己虽然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和组织、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学习的多,实践的少。在帮带期间,我积极主动地向村干部、第一书记学习,向书本学习,但是做的工作还不够多,特别是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迅速打开工作新局面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二是思考的多,总结的少。在工作中,既要勤于思考,更要善于总结,虽然我在工作中基本做到了在实践中勤于思考,但是对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并没做到及时总结。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忘记自己选调生的身份,以一名乡镇干部定义自己,以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党无比忠诚的信念、对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一是在基层一线不许空头愿、不讲官僚话、不做形象事,用实干淬炼“铁肩膀”,用担当挺起“硬脊梁”,用忠诚干出“新样子”。二是增强群众观念,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站稳“人民立场”,挺直信念“脊梁”。三是增强攻坚能力,敢于迈出第一步,争做“仙人掌型”的年轻干部,培植敢打硬拼、敢战能胜的坚定信念和攻坚克难、善作善为的工作能力,永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不变初心,以党员干部之“苦”推动党的事业之“进”、以谋事化难之“敢”换取群众生活之“福”。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感谢区委组织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培养,也感谢各级领导以及导师的关怀支持。下一步,我将持之以恒,不折不扣落实好每一项工作;笃行不怠,强化经验学习,始终争做一名立足实际、讲求地气、精通业务的乡镇干部;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鞭策和完善自己的言行,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