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作出重要决策,2025年10月将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五年的攻坚期,其特殊性体现在三个维度:
1、战略叠加性:既需完成“十四五”收官任务,又要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需统筹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
2、风险交织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持续,需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
3、机遇窗口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与数字技术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广阔空间。
制定实施宏观政策,增强预见性,更有助于较早把握形势变化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为体现灵活性“打出提前量”。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恰都是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所必需的。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所作的最新部署,既关乎眼下,特别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能不能完成;也关乎长远,事关中国经济如何稳健积极地走进一个新的五年。中国经济已展现出的强大活力与韧性,还要继续经受风险挑战的洗礼。“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等等,都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重要要求,需要我们以坚定态度、科学方法,有力、有效地落实。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起点,我们既要看到挑战的严峻性,更要把握战略机遇期。正如会议强调的“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唯有将顶层设计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陈秀玉 延平区梅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