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第一章。

(1)以外界的条件为标准,还是自我为标准。

孩子的行为关系着我们的面子,我们希望成为模范父母,维持良好的外界形象却失去了对孩子内心的关心。

(2)思维定式。(以老人少女的观察图片为实验进行说明)

第一,外界的暗示会改变自我的认知,判断。(和怪诞心理学关于暗示那一章讲的观点相契合。)

第二,角度立场不同,看到的事实不同。(别人的观点,虽然有异,但也是清楚而客观的)

(3)以原则为中心

原则是普遍的,基本的,而实践是针对个别的,具体的。就好比父母不能将教育第一个孩子的方法照搬到第二个孩子身上。

(4)成长改变的原则:循序渐进

以三岁女儿生日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内容请大家看文章例子。)

第一,教育失败的原因:

我过于在意家长对我的看法,不重视孩子的成长;我一开始就认定我是对的,孩子是错的;我不愿付出耐心和理解,而希望孩子能够分享玩具。

第二,依靠外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所带来的危害:

在以后的情况,我会更加依赖外力(权威,地位,父母的身份,过去的成就。)来达到目的;女儿成长失去了独立判断能力,自律能力,发展受阻;父女间的关系糟糕,变得更加坚持自己,彼此防备。

第三解决的方法:

一,要充分耐心,让孩子体会到拥有的感觉。二还要用足够的智慧去告诉他付出的价值。三以身作则。

第四,教育方法:

气氛紧张时,教导会被视为评判和否定。当气氛融洽时,循循善诱,所带来的效果加倍。

(5)思维~态度~行动~方法。

问题发生时,从下往上主体逐级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这是我做的读书笔记,感觉不会做读书笔记,欢迎读友提意见,我们交流讨论啊,我会高兴飞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