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既要有知识,还要有趣味

跟着课文学写作(20-3)

《藏戏》既要有知识,还要有趣味



      《藏戏》看到题目再读一读课文你就会知道这是一篇介绍藏戏的常识性的文章,可是这篇文章又和科普类的文章有所不同。这篇课文读完之后,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趣味,这就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

        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一口气连用了三个问句的形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藏戏的主要特点,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兴趣,引人入胜。

      随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三个问题,而是从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我们先把这一部分放下,直接跳到回答问题的部分。课文的9-14还有16自然段的一部分,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藏戏的面具及特点。课文的15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藏戏表演没有舞台。课文的17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藏戏一场演出可以表演三五天的原因。课文这一部分是常识或者是知识性的问题。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如果不写唐东杰布传说这部分行不行?

      当然是可以的,如果这样写这就是一篇介绍藏戏特点的常识性的文章,读完课文之后马上就可以解了藏戏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但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首先,唐东杰布的传说令人动容,把藏戏的起源和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故事联系起来,使人们对藏戏产生一种喜爱和崇敬之情。

        第二,唐东杰布的传说充满了神话色彩,是文学化的表达,使得文章更加生动,让读者读起来饶有趣味。

      第三,唐东杰布的传说和藏戏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藏戏产生的环境决定了藏戏的主要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写藏戏这三个特点呢?因为这三个特点就是藏戏有别于其他戏曲的特点,这就是重点。在藏戏的这三个特点之中,面具又是重中之重,所以作者在介绍藏戏特点的时候有详有略。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分清内容的主次,学习作者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我们应该学会作者重点选择突出北京特色的春节的习俗和事情,并且在每一天中都选择了多种习俗描写,详中有略,略中有详的写法;《腊八粥》这一课抓住了一锅好粥全在熬的过程,用等粥侧面衬托粥的熬制过程的写法;《藏戏》这一课在文章中加入传说故事这种文学化表达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那么学完这一单元课文之后,你应该会写自己家乡的习俗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坚持 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坚持是必须的,没有坚持精神,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没有坚持,司马迁写...
    木子化敏阅读 122评论 0 4
  • A:你看她年纪轻轻的每天上下班都有人开车接送,而且每次还都是不一样的男的,你说说,年纪轻轻的女孩… B:大姐,她叫...
    f9f7f339e09f阅读 189评论 0 0
  • 饿了的麻雀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天,我正在写生字时,听到许多麻雀在我们家阳台上叫,声音很大。过了一会儿,妈...
    源梵阅读 390评论 4 1
  • 毫无由来地,今年突然对某过气双人女子组合回了粉,奔三的路上还开始追起了星,我并不脑残,我只是爱新鲜,想把以前没做过...
    猛马X阅读 4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