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活在世上,到底需要多少东西?
上大学第一次离家时买了一个当时能买到的最大号的箱子,妈妈把箱子塞得满满当当,再也塞不下。这个箱子伴随我从老家到北京,一路辗转跟我到深圳,最后跟我又回到老家。当初箱子里装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是不是都用上了?答案是否定的。
记得第一放寒假,从北京回老家。在整理要带回家的东西时,看着这件衣服,觉得有可能会穿,看着那本书,感觉我可能会看。结果就是,为了短短一个月的寒假,我把可能会穿到的衣服、可能会看的书、以及其它一切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都塞到那个最大号的箱子里带回了老家。一路上这个箱子让我吃尽了苦头。每当上下公交车的时候、进出侯车室的时候、上下火车的时候、上下楼梯的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我要带这么多东西!而这些我原以为可能会穿的衣服,可能会看的书,可能会用到的东西结果没有几样是穿了,看了,用了的。最可怕的是在寒假结束之后,我还要原封不动地把这些东西再搬回北京。
之后再从外地回家,我最多只会带一个22寸的箱子,里面装一些日常必须会用的护肤品、化妆品、洗漱用品和衣服。但箱子里依然会塞一些我认为可能会用到但最终一次都没用的东西。嗯,我在改,但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会比较漫长。
什么是必须的,什么又是可以舍弃的?
人生在世总会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房子、车子、职位、权力、头衔、奢侈品等等。人们之所以追求这些东西,除了物品本身的价值以外,看重的更多是这些物品所带来的身份象征吧。我们让这些东西定义了自己。
问问自己,没了房子、车子、权力这些东西之后,你是谁。
我的性格多少受我妈的影响,舍不得扔东西,总是想为未来打算多屯一些。即使目前用不到,但说不定哪天就会用到了。家里的东西只进不出,导致屋子里堆的到处都是。现在一进我自己的房间就感觉非常逼仄。因为工作的原因一周只能回家一天,而这一天往往也是在外面跑,下次回家时尽量找时间清理一下房间里的东西。虽然一次可能清理不完,但总要开始清理才行。
珍惜应当珍惜的
前段时间自己主动结束了一段近十年的感情。其实这份感情对早已成为鸡肋,但不舍的情绪总让我无法真正地断掉这份感情。最终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很受伤,也错过了一些可能的幸福。
人生若只如初见。若彼此都更简单一些,若自己能够更勇敢一些,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吧。
晨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