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7个方法,在自律与疯狂中变得更好

1、自律:为了更大的欲望克制小欲望

第一扇门,自律。

村上春树的写作节奏浮现在我眼前 —— 这个曾经的酒吧老板,为了成为小说家,他戒掉烟酒,三十年如一日的在清晨五点起床写作。

自律从来不是苦行僧似的修行,而是把 “想成为的自己” 具象成每日的目标。

当你关掉游戏打开书本,当你拒绝宵夜走进健身房,那些被克制的小欲望,正悄悄变成通往更大世界的楼梯。


2、坚持:专注于你的目标,坦然接受半途中发生的一切让你失望的事情

第二扇门,坚持。

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在莫高窟坚守半个世纪,当被问及面对壁画剥落的绝望时,她指着洞窟里的飞天壁画说:“你看它们笑了一千年,我们这点失望算什么?”

屠呦呦在 191 次实验失败后仍能从古籍中找到青蒿素的密码。

坚持的真谛从来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像马拉松选手在力竭时仍盯着终点线努力前进奔跑。


3、克制:要知道你到底要什么,而不是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第三扇门,克制。

“你究竟在寻找什么?”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电商红海中另辟蹊径,曾拒绝过三十亿的收购价,他在内部信中写道:“如果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农业溯源体系的搭建,我们就会迷失在流量的迷宫里。”

当我们刷短视频划走千百条短视频时,是否想过真正需要的是深度阅读带来的认知迭代?

就像钱钟书拒绝所有采访,把自己锁在书斋里说:“窗帘拉上,世界就安静了。”

克制的智慧是在于给欲望装上滤网。


4、理想:理想超过了目标、兴趣、打算。理想是一生追求的东西,他超越了生死

第四扇门,理想。

曾被廷杖下狱的文官王阳明,用 “知行合一” 的理想重塑了明代思想,顿悟 “心即理” 时,一定看到了理想超越生死的光芒。

司马迁写《史记》不是为了完成一本书,而是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超越个体生命的追求,让梵高在精神病院里仍坚持画下《星月夜》


5、疯狂:轻归纳逻辑,多一些个性

第五扇门,疯狂。

特斯拉这个偏执狂在实验室里宣布 “交流电将颠覆世界” 时,整个科学界都在嘲笑他。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被同行称为 “科学疯子”。

疯狂是打破归纳逻辑的一道闪电,是乔布斯在董事会反对声中坚持做触摸屏手机,是埃隆・马斯克把汽车扔进太空说 “这很 COOL”。

当我们嘲笑 “斜杠青年” 不务正业时,或许忘了毕加索说过:“所有伟大的创造,开始时都被视为疯狂。”


6、热血: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的意志不能被磨灭

第六扇门,热血。

褚时健七十岁出狱种橙子,八十岁成为 “中国橙王”。

杭州外卖小哥雷海在送外卖间隙背诗,当他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时,主持人董卿说:“你在风雨里穿梭的样子,藏着不屈的诗魂。

热血不是不失败,而是淬火成钢的意志。这种意志让苏轼在 “乌台诗案” 后写出 “一蓑烟雨任平生”,让华为在芯片封锁下喊出 “没有伤痕累累的经历,哪来皮糙肉厚的人生”。


7、成长:怀疑一切,摧毁一切,重建一切

第七扇门,成长。

苏格拉底说 “认识你自己” 时,早已道破成长的真谛。

哥白尼推翻地心说,需要先怀疑千年的权威。

鲁迅弃医从文,必须摧毁 “学医救国” 的旧认知。

敦煌学者段文杰在临摹壁画时,曾三次推翻自己的画风,最终开创 “段式临摹法”。

这种在怀疑中摧毁、在勇气中重建的过程,让王阳明在龙场驿 “格竹七日” 后顿悟心学,让马斯克在火箭爆炸四次后仍说 “失败是成功的燃料”。



那些在自律中的坚持,在坚守的理想,在燃烧的热血,最终都会化作我们成长的养料。

我们的人生也在跨过这七重门的时候,逐渐雕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图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