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日更-第五十五天

掌握临界知识,你需要三个底层逻辑

大家好!

学习临界知识,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提升认知。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对很多人来说,读了很多书,也没有感觉自己掌握临界知识,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读书方法有问题。

这其实是因为,很多人学习,还处在一个相对原始的阶段。我们从小学开始,老师教我们读书的方法就是,识记那些生疏的字词,摘抄有启发的句子,然后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问题是,我们念书时,读书是为了掌握基本的语言思维能力,为了通过考试;到了成年以后,知识的使用场景已经完全不同,这种“摘抄式”“记忆式”的学习,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读过的书用不上,很快就忘记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升级读书的方法。

好的读书方法莫过于将在新知识和现有知识之间寻求联系,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事实上,大脑的记忆原理也是如此,将新知识与旧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最容易让人记住。

当然读书不是单纯的记忆,它还需要我们联系自身的知识体系。一个明确的改进方向:将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找到对应的使用场景。这样读书,我们学到的东西,很快可以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不断加深记忆。

二、两个基本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改进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很快获得一些知识点,但如果想要大幅度地提升,就必须改变我们对知识的底层认知,换句话说,要触及一些更本质的问题。如果我们想更多地掌握临界知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改变心态,掌握方法,养成习惯,然后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

第一个心态叫作“绿灯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给知识“开绿灯”。

在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坚定地持有某一方面观点,对那些跟自己矛盾的,总是持有怀疑态度,甚至坚决“抵制”。如果让他们和别人交流,他还会举出很多反例来驳斥对方。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习惯性防卫”。

一个人知识再多,可如果总是陷入习惯性防卫,对那些自己不知道的,跟自己矛盾的知识表示抵触,又怎么样能够接受更多新知识呢?况且许多临界知识,就是在我们自我思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诞生的,所有我们会需要“绿灯思维”。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对那些新鲜的观点保持开放,思考它的合理性,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第二个基本心态是“以慢为快”。简单来说,就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和积累,不要单纯追求学习过程上的“快”。因为很多时候,“快”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有的人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那么他学起来当然会比一般人快。但是像网络上一些课程,号称“21天让你学会自律”“十分钟讲透财富原理”,有些内容明显是单纯地“求快”,显得本末倒置。

而要真正的“以慢为快”,就要懂得“结硬寨,打呆仗”。这句话是曾国藩在领导湘军时的战斗方法。湘军每次打阵地战,马上就会安营扎寨,挖下深深的壕沟,死死守住关键要地,一步步地把敌方攻打下来。因此湘军大多数战斗,都是以较小的伤亡取得胜利。

其实对学习也是如此,对于一些重要的,核心知识的理解,必须下大功夫,花很多时间才能融会贯通,才能顺利地提高自己。如果只想要快,在学习中囫囵吞枣,也就无法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真正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反思。这个方法可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层次,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一般很缺少反思训练。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反思就是总结,但其实两者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总结是对我们做一件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梳理,但反思呢,一般是针对我们的“前提假设”。

第二个方法是以教为学。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学习方法。因为如果让我们去教别人一些东西,一般要达到专业水准才行。我们去教别人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的过程。

我们在教别人之前,需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盲点,避免被别人给问住。而且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知的过程。如果在教的过程中,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一些新想法,又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甚至产生新的认知。有句成语说“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教和分享,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

第三个方法是刻意练习。从字面上看,它好像是在说:有目的的、长时间地持续练习,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概念,叫作“心理表征”,这是指人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这么说有点抽象,运用象棋来举例。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走一步棋,内心想的或许是“马走日”“象走田”,类似的基本规则。但对象棋大师来说,每走一步,想到的却是全局的走势与策略,甚至计算到之后的好几步棋路,这就是心理表征造成的认知差别。因此我们在学习中,也可以注意运用刻意练习,总结类似的心理表征,把知识吃透、整合,形成属于自己的高效思维。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拜~

摘录于《好好学习》书中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