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那些“鬼故事”(二)


一说到“鬼故事”,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蒲松龄,想到他的《聊斋》,想到那个婴宁,想到新十四娘,她们都是一些善良美貌的女鬼。我们说到蒲松龄,他年幼聪慧,少年就考取了秀才,可是考取秀才以后,科考一直不中,一生就没有更进一步,只是一个教书的穷秀才。

蒲松龄的一生,可以用“潦倒”两个字来形容。因为他一生的时间,都是寄居在县城的一户大户人家教私塾。私塾一般在什么地方开设呢?在祖宗的祠堂当中。我们知道,我们曾提到过《红与黑》当中的于连,《简爱》当中的女主角简爱,都提到过家庭教师这一职务。对于贵族来讲,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传统,就是在家里面给孩子们请一个家庭教师。因为他们所住的城堡距离城镇很远,同时他们作为贵族子弟,不希望他们的孩子跟那些平民子弟过多的接触。所以他们就自己家里请家庭教师。

像简爱、像于连他们都是在贵族家庭寄居。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这个家庭的奴仆,他们的等级、身份可能比奴仆高一点儿。他们对于这个家庭来讲,就是家里的一个奴仆。

特别是女家庭教师,与男主人是有阶级壁垒的。也许女家庭教师和男主人发生男女之情,但是这个家庭的男主人,肯定不会打破阶级壁垒,让女家庭教师和男主人结婚,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很多西方的家庭教师,尤其是女家庭教师,她们的晚景都不是很好。

蒲松龄作为家庭教师,作为私塾老师,很幸运,他生活在中国,因为中国人讲究“尊师重道”就像蒲松龄,他寄居在县城的大户人家,他的地位肯定不是佣人,而是受到这户人家礼遇的。同样地,他教的既不是《圣经》、《法语》、《音乐》、《美术》之类,而是教《四书五经》。他是帮圣人代言的老师。所以说他在这个大户人家,应该说很受礼遇。

蒲松龄一生一共活了75岁,他在这户人家里教了40年私塾。抛开他的少年时代,还有回家养老那段时间,那么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就在这户人家当中度过。差不多从30多岁,一直到70多岁。

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蒲松龄的一生,人生是非常单调的。你想,一个寄居在别人家里当家庭教师,在人家家里,肯定不能够每天有我们现代人所说的“诗和远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他所寄居的这家, 他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呢?他们一天也离不开老师。或者说古代的私塾教育,其实对老师“坐班”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个老师一年到头,没有几天是放假的。可能中秋节、正月十五、春节等等这些很少的日子能够放假,更多的时间是在这户人家当中,站在一方书斋当中度过。所以我们能看得出来,蒲松龄的一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潇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