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有一回出门办事去了,他的日本妻子苏米子正在家里洗碗,一个日军突然闯入他们的家里,要苏米子跟自己一起去吃日本菜。
[图片上传失败...(image-9d9017-1729767474813)]
当时,苏步青不在家,苏米子义正言辞地说“我曾经是日本人,现在已经是中国人,不喜欢吃日本菜!”
1902年,苏步青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家境清贫,父母靠种地为生。
1919年,17岁的苏步青在中学校长的资助下,前往日本留学。他刚到日本却不会说日语,于是,他想办法住进了一位会说日语的大娘家里。
每天早上跟大娘去菜市场买菜,练习口语;晚上缠着大娘讲日语故事,以此快速提高日语水平。
1923年毕业后,他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师从几何学家洼田忠彦。
1926年,苏步青经好友介绍,认识了松本教授的女儿松本米子。米子生得漂亮,且擅长书道、花道、茶道,还能弹一手好古筝。
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日益深厚,但松本教授因为苏步青的国籍有所顾虑,不想让两人交往。
[图片上传失败...(image-e2b13a-1729767474813)]
最后还是耐不住米子的坚持,才放任他们在一起了。1928年5月8日两人成婚,还生了一个女儿。
1931年,苏步青获博士学位后,面对学校留校任教的聘书,他婉拒道:“我在外漂泊十几年,该回去报效祖国了。”
众人纷纷劝说他,岳父岳母也希望他留在日本工作,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时局动荡时期,回国不仅可能会耽误前程,生活也会变得没有保障。
但苏步青回国的决心已定,只是,他担心妻子能否割舍在日本的亲情,跟随他回国。
当他忐忑地向妻子说出回国想法时,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中国是你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你爱中国,我也爱中国,即便生活很苦,我也不怕……”
于是两人便决然地放弃日本的优厚待遇,回国投身教育事业,而妻子也在回国后,改了国籍。
回国后的苏步青在浙江大学任职,因学校经费短缺,身为副教授的他,却连续四个月未发工资,还好有哥哥的资助,才免于挨饿。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c31de-1729767474813)]
有一次,苏步青连续吃了几天馒头咸菜,却依然坚持在简陋的书房中进行数学研究,校长知道他的困难之后,给他送来工资,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浙大的几年里,苏步青与陈建功约好,一定要把浙大的数学系,办成世界第一流的数学系。
1937年,抗战爆发,浙大校长决定西迁,此时的苏步青却接到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丰厚聘书,但他不为所动。
一天,苏步青不在家,有人敲门,邀请苏米子去日本领事馆品尝日本饭菜,实则是想让她为日本卖力,还以她的艰难生活利诱她,被她断然拒绝:
“我不觉得过得艰难,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请你们不要随意闯到别人的家里,打扰别人的生活!”
几天后又有人劝苏步青留下,还有人说他的妻子曾经是日本人,可以保证他的安全,但都苏步青严词拒绝。
他是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不会为了活命和钱,牺牲祖国的利益。
然而,苏步青很快就收到岳父重病的电报,岳父希望他们回日本见他最后一面,但苏步青明白,如果他这时候去了日本,或许根本无法回中国。
所以,他选择留在中国,而妻子也很识大体,表示自己已经是中国人,她不回去。
之后,苏米子陪着苏步青走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们一起经历了颠沛流离,还失去了新生的儿子,但他们始终相互体谅和扶持。
尽管条件艰苦,苏步青仍坚持数学研究。在躲避空袭时,他带着文献在防空洞里钻研。在贵州湄潭时,他和学生们在破庙和山洞中进行研究和讨论,《射影曲线概论》等书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成的。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12852-1729767474813)]
1948年,苏步青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后,他在复旦大学担任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等。
苏步青的一生都致力于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创建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晚年又开拓了计算几何新的研究方向,还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就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然而,2003 年3月17日,苏步青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101 岁,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为中国数学事业所做的贡献。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abc70-1729767474813)]
苏步青像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为了国家的事业,默默无闻,不求名不求利,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国家。
这种舍身忘我的深明大义,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缅怀。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榜样,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