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四章:一、杨芳的“果勇”,阅读时间63分钟。
第一次谈判结果让道光很不满意,双方在虎门又打了一仗。提到这位道光皇帝,我想起了前两年联想领导层交接的事,现在的老总宁旻和道光的名字旻宁刚好是反过来的。联想现在事也不少,也希望能够挺过来吧。
此人不知道英军的战斗力,具体部署,甚至连英国在哪都不知道,但是和是打,他老人家说了算,结果可想而知。
当时清军用炮台输出,射速慢,没有机动性,甚至内有意识到打仗需要占领制高点,最后一败再败。老将关天培就是在这里战死的。但是,英国人并没有进攻广州城,原因是英国人仍需要广州商人贸易,这是大英帝国重要的税收来源,他们担心广州商人会因为战争而逃离。前面曾经提到过,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让清政府屈服,因此广州的战略意义相对没那么重要,最好北上,离京城越近越好。
最后还是附上书中的一句话,也是我们老生常谈,永远不变的道理:在弱肉强食的殖民主义时代,外交上声音的大小,不在于是否有理,而取决于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