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离家,踏上返程,依旧是特别不舍,幸运的是动车上很多和我一样告别亲人,奔赴工作、学习岗位的游子,倒也帮我冲淡了一些离别之殇。
这次回去的路途有些周折,动车倒飞机倒机场大巴倒长途客车,最后还得倒个滴滴。这次是夜间的飞机,预计凌晨2点左右到达,需要在机场熬到清晨搭第一班机场大巴。机场周围没网吧,也没有比较经济的钟点房,所以这5个小时怎么过,我还真有点犯愁,手机怕没电,书也没带,可能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怀念我的Kindle吧…
“归途也还可爱,琴弦少了姿态
再不见那夜里,听歌的小孩
时光匆匆独白,将颠沛磨成卡带
已枯卷的情怀,踏碎成年代”
一首陈鸿宇的《理想三旬》在耳边萦绕,第一次听到这支民谣大概是大学的时候。那时随着《董小姐》唱遍大江南北,民谣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每个人的播放列表里都或多或少有那么几首炙手可热的,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慢慢了解民谣,第一次觉得原来歌曲还可以这样唱。之后偶然听到了谢春花翻唱的《理想三旬》,女生唱来多了一丝律动,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歌词表达的是作者在从北向南的火车上回忆自己少不更事、青涩感情和最后孤独一人追逐理想的三个阶段。听后深有感触,同样的情景、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固执,不同的是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我还是保有着十足的斗志,尽管道路曲折,充斥孤独,但初心不改,无比坚定。
清代海军名将刘步蟾将军被公派西洋学习时曾说:“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热血沸腾,充满斗志。这种求知、爱国的精神每次都在我迷茫时给我力量。对于深处基层平凡的我,这段话也许有些夸张,但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永远鞭策激励着我。
于我,每次离开故乡既是全新的开始又是初心的坚守,这次亦然。希望下次再踏上故土,我可以无愧自己,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