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到底是怎么死的?难道真是因为落水得病的吗?

他15岁登基,31岁驾崩。在位十六年。

他是明朝最能闹腾的皇帝,不仅在清朝编写的明史中被抹黑,还经常被满清皇帝当作反面教材教育皇子皇孙,

就是在明朝后期也经常被皇帝打上荒淫无道的标签。他就是大明武宗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真有明史记载的那么昏庸吗?他的应州大捷为什么被人故意篡改,他的死真是因为落水得病的吗。

打开历史我们走进朱厚照的一生。据明武宗实录记载,朱厚照的死因是因为游湖的时候落水伤了肺气,又加上荒淫酒色伤了元气以至于早死。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明史或者武宗实录就会发现,这些说法太经不起推敲,

朱厚照在临死的前一年还有能力抵抗蒙古小王子,应州大捷中亲手斩杀敌军的朱厚照怎么就落水而损坏了身体。

更何况堂堂一个皇帝出去游玩身边肯定伴随着无数太监侍卫,这些太监们本身荣华富贵都依托在皇帝身上的,所以肯定会在落水第一时间就会救人。

抛开这些之外还有什么造成明武宗病重不治的原因。 要想揭开这一段真相,先要了解明武宗的一生。

朱厚照是明孝宗的独子,天生的真命天子。没有任何夺嫡人敢和他抢皇位。

这也就造成了所有太监,文官士大夫等所有人巴结着朱厚照。正统的文官士人是想把朱厚照培育成自己理想的明君典范。 

明孝宗很早就安排杨廷和为首的文官给朱厚照教学。所以朱厚照绝不是不学无术的之人。 

但是正因为过早的束缚也让一个刚刚十五岁的少年天子厌烦和逆反。正处于叛逆期的少年人偏偏又是皇帝,那自然会崇尚祖先的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但是明朝的文官制衡武将的体制决定了皇帝也不能任性妄为,再加上多年的文官教育及父亲明孝宗的影响。

明武宗也不是能做出迫害大臣铲除异己的残暴事情来,明武宗继承明孝宗血统也是个仁善之君。 

如果心狠一点就像嘉靖皇帝一样,用皇权手段强行制裁不合作的大臣。也就没有后来私自出宫在宫外建豹房盖大将军府的荒唐事情了。 

正因为朱厚照是个仁慈君主,所以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办法绕开内阁,绕开文官管理体制。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明朝体制其实继承于宋朝管理体制,地方驻扎军队指挥使只有管理权没有指挥权,而有指挥权的勋贵豪门平常不领军队。军队调动由内阁决议,皇帝授权兵部以兵符。

武将豪门勋爵凭借兵部兵符指挥军队出征。当然也有宦官监军的习惯。 明武宗凭借自己皇权优势委派自己亲信太监拉拢地方基层武将。特意建立了豹房这样一个宫外训练基地。

从各种资料来看,武宗有意地仿效永乐和宣德两帝,因而他对狩猎,军事操练、战事等特别感兴趣。 

在豹房中,他可以从事军事活动不用被文官牵制。他亲自挑选豹房的随侍人员,所选大部分是外国人和武夫,这些人在他指示之下训练官军。

居住在豹房中的除武宗所嬖幸的人之外,更多是称为“豹房官军”的一支部队。

武宗决定避开现行的行政体系,另在豹房设立惟己意是从的行政组织。豹房官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武宗的军事总部和行政中心。

豹房官廨设立以后大内朝廷形同虚设,内阁大臣们也失去了行政权力。 这样明武宗就初步绕开了文官行政体制的制约,

后来又给自己改名朱寿并且加封为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又在宫外建立了一座将军府。很多人以为这只不过是朱厚照的另一荒唐之举。 

但我们反过来想,以明朝体制,只有武将勋爵才能领兵。那朱厚照给自己加封武将的身份不是更能合理合规的指挥军队,不用通过内阁直接就能掌控军队。

这样就彻底从文官行政体制解脱出来,让文官们只负责行政管理,军队的事有明武宗一手决策。 一切的手段都是为了解开文官带给自己的枷锁。

这才有了后来的边疆大捷,让蒙古小王子数十年不敢入境劫掠。同样的原因又有了王阳明已经平掉宁王叛乱之后非要让王阳明放掉宁王由自己亲自平叛的笑话。 

面对这样的君王,文官士大夫集团很无奈,其实也没有办法解决。但是这般文人最不缺的就是忍耐力,他们可以等,等待时机的出现。

最终还是被他们抓到了机会。 在明武宗落水后,肯定会召集太医治病。

太医本身就是士大夫一员,在文人中古来就有不为名相就为名医的说法,

士大夫文官集团看到这样机会岂会放弃,虽不可能做出下毒弑君的事情,但是对皇帝身体不适,常卧病榻文官们还是喜闻乐见的。

明武宗十四年落水生病,一直到十六年去世整整一年的时间,明武宗基本上没有太叛逆的事情发生,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行政体制轨道上面。

文官继续把持朝政。 但是他们忘了明武宗是一个个性分明独立的皇帝,

在面对无力掌控时局自己无法为自己做主的情况下,明武宗朱厚照宁肯自绝也不会过着被束缚被限制的生活。最有可能的事情真相就是明武宗放弃了自己,

他向文官集团们投降了但是也不放弃自己的人格。 武宗实录记载武宗遗言: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

其实意思就是天下的责任重以后多与内阁商量,至于前面的事都是我自己的决定不是任何人可以干预的。 

至于武宗身后名声,明史本来就是清朝人编撰的,为突出清朝皇帝肯定会做出隐善扬恶的胡编乱造。

恶意丑化前朝皇帝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是再正常不过的。 而明武宗特殊的一点在于他没有亲儿子,继承人是他的堂弟朱厚熜。

历来皇帝实录都是下一代皇帝给上一代皇帝做总结。一般继承人都是上一任皇帝的儿子所以都会隐恶扬善。多说些好的政绩,来屏蔽不好的一些事。

但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可不是个善茬,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怎么会把已经死了的堂哥当回事。前面的皇帝越昏庸不就证明自己更加优秀吗。为了给自己亲父亲封皇帝闹出大礼议事件,

这样的嘉靖干得出抹黑朱厚照的事。嘉靖把朱厚照的老师杨廷和罢官赶回了老家。惩罚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终身不被录用。

由于明孝宗确实深的民望不是可以随便可以污蔑的。

所以嘉靖只能把所有污蔑和不实之词加于明武宗朱厚照身上。 这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名声不好的具体原因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