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1 明令禁止的体罚背后隐藏着什么?

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第二天。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这在学校教育中是明令禁止的。

然而,怎样算体罚?我们应如何界定体罚?

当批评教育宣布无效时,迫于体罚的威力,我们是否应该对孩子放任不管?

1

关于体罚的思考,要从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说起:

事情起源于某班的一节葫芦丝课。

葫芦丝课一周一节。很多孩子在上课时总是忘记带葫芦丝。

这天上课,有几个同学未带葫芦丝,在班中乱跑乱叫,导致其他同学无法正常上课。

执教老师在几次警告无果之后,选择将调皮孩子带进办公室,由班主任进行处理。

几个孩子是班中的捣蛋大户。因没带葫芦丝,在班内不断无视上课纪律,还严重影响他人上课。作为惩罚,教师让孩子抄写了一篇课文。

中午回家之后,孩子将这件事告诉了家长。没想到,家长在微信群中将教师批评教育了一番,大体意思是说教师不应该让孩子抄课文,这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是对孩子的体罚或变相体罚。


2

听到家长对教师这样的评价,我颇为震惊。

震惊的是家长面对教师教育的态度及反应。

其实,这件事可大可小。孩子犯错在前,教师教育在后。

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改正自己的不足,而非故意折磨。

作为家长,我认为哪怕我对教师的做法不以认同,我会面对面去与教师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积极的回应。

而在微信群里回复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这是什么?我更会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抱怨,责怪甚至煽动其他家长对老师进行攻击,我会把理解为:老师,你不称职!你没有职业道德!甚至你违法!

当家长和老师之间出现问题时,第一想到的不是沟通,而是指责。

3

这样类似的事,在学校与家长期间其实经常发生。

教师指责家长,家长责怪老师。

教师埋怨家长不管孩子学习,不负责任;

而家长则动辄上告学校、教育局,指责教师的失责行为。

家长和老师的互不信任。彼此猜疑、指责,成为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平时刷微博、论坛,讨论到关于教师的相关话题时,

总有家长总会将现在的老师与过去的老师进行比较,说道:

过去老师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辅导孩子深夜不肯休息,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而现在的老师,孩子做作业家长批改,孩子不会的题,家长要讲解。没事都让家长干,要你们教师做什么?

满满的指责和谩骂,直指现在教师的失职与无能。

3

现在的老师,真是职业道德出现问题了吗?

现在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意识在变化。

教师也在变化。

然而,变化的难道仅仅只有老师吗?

孩子没有变吗?家长没有变吗?

过去,家长从不担心教师打孩子,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总要叮嘱几句:老师,我家孩子不听话,该管就管。家长老师一条心;

现在呢,孩子犯了错,罚站是体罚,抄写课文是变相体罚,而批评又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教师教育,处处是错,举步维艰;

试问,教师管理学生,拿什么管?

教师变了吗?

是的,教师的确变了!

变得畏畏缩缩,胆小如鼠!

4

为什么学校教育,家校关系如此紧张?

大概就是应为我们并没有认识到: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应该只是家长或教师一方的责任。

教师有责任让孩子在校快乐学知识,

而家长更有义务做好学校教育的补充,

帮助孩子查缺补漏,解决问题。

对于教育,教师和家长其实都拥有同样的目的 。

与其彼此指责,互相埋怨,

何不携手共进,共同让孩子快乐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这本书是我姐给我推荐的,其实听着这个名字其实又是所谓的励志又励志的书,其实...
    双木之泽阅读 720评论 0 2
  • 冬雨 文/蓝调 说好的你来陪我跳舞的 白色的羽衣红色的围巾 整整准备了三季 今日小雪 今日大雪 …… 各种寒冷的日...
    蓝调L阅读 203评论 0 0
  • 2017.9.4
    ericguo阅读 191评论 0 0
  • 嘿,我是一个程序员,在成都,做着与仿真相关的软件工作。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我和蜂蜜(蜂产品)之间的故事。 打...
    遗忘的黑鹰阅读 453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