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场景数字化思考(21.7.12)

今天观摩了一个地区做的数据仓,汇聚了多个部门多种类型数据,表现形式也很丰富。但整个演示下来,自己没有被真正地打动。因为这样简单地数据堆叠并不是数字化改革的目的。数字化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数据驱动业务。单纯追求数据种类和展示效果只能带给给不懂业务领导以视觉冲击,但并不能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

我们常常在说我们的系统没有能够用起来是因为没有必要的数据作为支撑。但只有数据没有场景,数据同样无法发挥它的价值。我们可以把一个业务场景想象成电影里的一个片段,时间、地点、环境构成场,业务对象以及业务对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景。而场和景的构成是为讲述一段完整的故事或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业务目标。以一个救援场景为例,灾害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自己周边的环境、天气形势、交通路况等一些列数据构成救援场景的场,而救援队伍、物资、装备、避难场所等对像根据不同灾害类型有选择性登场,而指挥人员与系统互动获取智能决策,与救援人员互动获取救援实况,下发救援命令等一系列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互动构成了救援场景的景。

围绕场景应用进行数字化能力建设,重点是要提供标准的可复用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场景下所需要的数据就像电影里的角色不可或缺。要让场景应用更好服务于业务目标,基于场景数据需求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完整性。同时,为了让场景应用更智能,需要建立数据之间不同维度的关联,对数据属性价值进行提炼,让数据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数据集中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现数据之间化学反应的正是各类算法模型,通过因素业务模型植入AI算法,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应用,从而为场景赋能。

围绕场景应用进行数字化能力建设,有助于细化业务流程,场景下的每一项任务都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子流程。过去呆板的基于功能菜单的程式化的交互方式逐渐替换更符合用户思维习惯的功能点组合应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