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里安大学】 社会心理学 2018.12.17 - 2019.1.27
1.7这节看了好神奇,原来人的直觉是那么准。
1.8第一印象(初次见面的前5秒)竟然如此重要,影响深远。人们形成社会印象时惊人的速度。
2.1人们在给事情归因时,通常会把具有显著性的事物当做最主要的原因。
2.2人们解释行为时通常会低估环境的影响而高估人格的作用。
2.3人的态度和行为并不完全一致,它们的关联并不十分密切。
2.4认知失调、自我知觉:与自己原本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态度的改变。
2.5认知失调分为决策前失调和决策后失调。看来人们是非常强烈地希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无论哪个先哪个后)保持一致,这种一致的愿望甚至比正确或收益更重要。
我猜或许是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几百万年的演化中那些容易出尔反尔的人会得不到群体的接纳而生存不下去,只有做到保持一致的人才能留下后代,久而久之,这种一致的倾向就成了我们的本能刻在了基因里。
2.6说服力:1.讨论反方观点;2.说服的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3.诉诸恐惧。这些手段在广告/销售上很常见啊,如果我们能够有效识别出它们,就可以防止被商家或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那么,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利用了哪些人性的东西?
但我觉得,对方能够被你说服,做出你所建议的决定,本质上还是因为对方相信了你所提议的东西能够满足他的某些需求,给他带来想要的价值。
2.7引导人们做决策的6种捷径:互惠;稀缺;权威;一致;喜欢;普遍。基本和《影响力》的观点一致。另外这个动画做得好好哦。
2.8上一节讲社会影响力的原理,这节介绍了几个具体的策略,背后的心理学动力都是都是来自上一节讲的那几个原理。我们了解了这些策略至少在面对商家或他人的操纵时不被牵着鼻子走,而是能做出理性的判断。
3.1人类总是低估自己受权威影响的程度。人类在一个权威面前,很难做到理性和独立思考,命令我们的人越权威,我们越容易就服从,做出我们平时根本不想或不敢做的事情来。真可怕……
3.2人类对权威的抵抗能力之弱真令人感到悲哀。历史上的战争、屠杀、现在的恐怖主义……种种不人道的残暴行为的执行者可能原本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最后的结婚短片挺好玩的,而且也引发对指定婚姻更多的理解。当周围所有人都认为是理所应当时,你可能心里觉得很奇怪或很不情愿,但也会顺从。或许很多人去考公务员就是因为除了你之外的身边所有人都认为你去当公务员是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3.3,3.4讨论了“从众”,来自群体的压力驱使人们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即使这个行为其实是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相抵触的。对从众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文化。另外还有“众从”,就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影响,当少数人非常坚决时,其他多数人可能也会受影响。
我觉得人们之所以会“从众”,比如社会认同、抄袭式择偶这些,其实出发点可能就是:一是决策成本低,不用自己动脑子,随大流一般不会出错,要是每件事都认真判断分析仔细权衡利弊,那活得太累了,从众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捷径。二是与群体保持一致有利于被群体接纳,避免受排挤,在远古时期就是能提高生存几率的做法,所以它也就是被进化筛选下来的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本能。
3.5,3.6去个体化,情境的力量。人处在特定情境中时会导致个人身份意识淡化,责任感变轻。匿名会强化这种情境的作用,甚至仅仅是带上墨镜或在一个较暗的房间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纪录片。情境的力量比我们想象得都要强大很多,情境因素包括群体压力、权威人士、被分配的角色等。
人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和自身当前的身份角色影响,倾向于做出符合这一情境或者这一情境下被允许的行为。在强大的情境力量下要做到独立思考和理性决策真的不容易啊!
4.1群体动力学,群体思维。由于生产阻塞,头脑风暴并不会增加产生想法的数量。除非刻意推动交流,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十分低效。然后是一个介绍“艾比林悖论”的剧情短片,很有趣又引人深思。
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每个人都想当然,以为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为了避免与他人或集体产生冲突,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去附和自以为的别人的想法。最后导致其实每个人都不想这样,但每个人都以为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想这样,所以自己也只能跟着这样,最后每个人都去推动事情朝着大家都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们害怕格格不入,幻想出的灾难性后果阻止了我们去采取正确的行动。
这种现象包含了权威、从众、一致、情境等种种人性因素。
所以,在一个团队或组织中,尽可能消除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达成真正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4.2群内动力,偏见,人类倾向于类别化思维,但事实上这些社会类属的界限是模糊的,它只是人类社会虚构出来的方便使用的工具,而不能完全代表客观现实。对社会属性的认知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我们的自我认同、自我表达。
我们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所谓标准都是人定的,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社会在发展,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不变的是我们对他人的平等与尊重,拒绝傲慢与偏见。
4.3,4.4这两节课讨论了人们对于内群体和外群体不同态度。人们总是高估群内相似性和群间差异性。人们总是认为外群体的成员更加同质化,产生刻板印象。内群体偏爱。群际偏见,比如种族歧视,还有善意性别歧视。
我觉得这种群体的偏见是因为人的大脑里有一种模式,对于新认识的一个人就快速将他匹配到最接近的模式,将我们记忆里这一类人的特点作为这个人的初始印象。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捷径,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交中最快速最省力地找到适合的应对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直觉吧,有时候会失效,但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有用的。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能依赖这种简单的直觉,而是要从头评估判断,则是一种需要修炼的能力和智慧。
6.1紧急情况下的旁观者效应。与群体作对(行动不一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责任分散效应,当在场的旁观者越多,责任就被分散了。所以,如果问你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求救,不要向所有人呼喊,而是专门找一个人,说:就是你,请你帮助我!
我想起了马云的一个故事。1995年的时候杭州电视台办了一个社会测试,晚上几个演员在马路上假装偷井盖。来往的人都没有上前制止,只有马云骑自行车路过大喝一声:住手!——当时马云还没有创办阿里巴巴,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人。
6.2这节课讨论了攻击行为及其成因。攻击分为敌对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攻击行为会被模仿。媒体暴力,不要低估情境因素的力量。
有攻击性一定是坏事吗?我觉得不一定,在不违反法律和基本道德标准的前提下,有时候表现得有攻击性会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
6.3这节课讲了攻击性的一个极端案例——恐怖主义。恐怖分子都是穷凶极恶之徒吗?他们是不是都是心理不正常?当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恐怖分子都是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贫困、教育等因素也不是决定因素。不过愤怒在那些人里倒是区别普通人的一个明显特征。
认知失调、一致、权威、从众、去个体化、群体、情境……种种社会心理学因素导致人很难不受自己所处环境的影响,战争和恐怖主义下做出极端行为的个体,可能原本与你我并无不同,侵犯中国的日军也多是招募于老实巴交的农民。领袖的疯狂只是起点,盲目的群体把这个点无限放大,而沉默的大多数和第三方即使没有直接参与也起到了纵容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群体犯下的罪行到底是谁的责任?可能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吧。
6.4,6.5解决冲突——原则性谈判:1.把问题从人身上分离出来,不进行人身攻击;2.着眼于根本利益,而不是立场;3.想出多种选择然后再决定怎么做;4.坚持将最终结果的选择基于某些客观标准。
第三方,参与的力量,主动。
第三方:调解;仲裁。倾听。在场。鼓励。
这两节课讲了当前世界上的一些冲突和我们作为普通人能为解决这种冲突可以做的事情。我想到了一句广告语: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peace & love
6.6同情,同情心。
7.1这节课讲同理心(共情,移情),同理心有两种:情感同理心(情绪匹配);认知同理心。情感同理心是感同身受;认知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我感觉前者有点被动、无意识、情不自禁的意味,而后者是主动、有意识的。成为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能带来什么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吧,同理心是可以训练的,如何做呢?课程里说“冥想”是一种方法。
7.2钱如何买到幸福?重要的不是买什么,而是为谁买。为别人花钱能显著提高幸福感,并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成就。
这应该是因为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他人付出(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时间上的)这种亲社会的经历,能建立和强化社会纽带,让人感觉自己被社会所接纳,提高自己生存和繁衍的几率(远古时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7.1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成为了商家谋利的手段,商家们包装出各式各样的产品、概念,让大家相信只要买了他们的产品就能得到幸福,驱使人们消费。所以,现实中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避免交智商税。
幸福和快乐的源泉究竟是什么?研究表明,钱——是的;婚姻——很可能;孩子——不一定。
再次提到,冥想是提高幸福感的最佳方法之一。“大脑生来就具备根据经验做出改变的能力。我们可以训练大脑,并且利用特定的方式对于大脑内的回路进行改变,以促进幸福水平的提高。”
人的幸福感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社会关系。
7.3亲近,社会层面的亲密,是影响人们建立关系的重要因素。人们更容易被相似的人吸引。外貌对吸引力的重要性。
对于人际关系的成功有哪些关键预测因素:相似性;(婚姻)公平分配家务和子女抚养;积极互动。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