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图书畅销排行榜,但这一次为了一本例外了。
一百多年前的法兰西,居斯塔夫·勒庞从医学博士变成游历北非和亚欧的自由学者,在游历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运动的特征,宗教环境和社会信仰遭到严重破坏,现代科技文明和工业进步又创造了新的条件。研究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的勒庞转而研究"群体社会",并在19世纪初出版了《乌合之众》。正是这本小书,给他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奠定了学术地位,成为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这本百年前的著作,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无时不刻,都在震撼地提醒我,他说的不是当下的社会,时下的网络:
”群体的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他们只服从自己所受到的冲动,常常受到外来刺激因素和一时的激情影响,思想和愿望都不能持久”
“群体不讲理性,做事不经过大脑,缺乏判断力和批评精神,所以显得极其轻信”
“群体推理能力差,根本就不能理解系统的逻辑推理,不会推理或总是推理;他们缺乏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分不清是非,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由于不会思考,不懂得推理,所以只拥有简单和极端的感情。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被暗示给他们的意见、主张和信仰,把它们当作是绝对正确或者完全错误的东西。”
......
回头看望我们的周围,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独立的个性,人云亦云的现象何其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太容易被一波波热潮推搡着前行了,当所有人都在热议一个话题时,你很难有不参与其中的勇气。这样的热潮推动下,我们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习惯:用单一标准提问,单一模式分析,单一方法解决,甚至我们都放弃了思考的权利,只跟随着"大V"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或者,在急速前行的步伐中,我们左顾右盼,怕落于人后,又争先恐后,怕机会稍纵即逝。正是这样一窝蜂、同质化的行动,给我们带了思考问题的同质化,行动步调的单一性,最后就是前行路上的失败体验,并屡次周而复始。
为了追逐成功,有爆粗口的PAPI酱、有一脱成名的LY;为了博眼球,满世界的网络文案都统一包装成了以情色、夸张的外表;为了成功,连书名都充满了”70天“、”速成“等所谓的实用性;我们可以举全网之力,不假思考地捧红一个网络小丑,也可以众情激愤,毫不犹豫地棒杀一个天真少年,可棒红了,棒杀了,才发觉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被一个远在天边、从未谋面的“意见领袖”左右了。
我们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拼命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爱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或者是短暂的“功成名就”之后的快速遇冷,从此烟消云散。
也许是编辑慧眼识珠,或者是读者尚有一颗明亮的内心,这本《乌合之众》在亚马逊的图书热销榜停留已久,真心觉得,每一位当下的中国人,特别是雄心勃勃谋创业的年轻朋友,都能好好地读一下这本书。不为成功,为成功路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