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保存,看明白这篇就够了(上)
很多茶友会问应该把茶叶保存在哪里?
选择什么样的茶叶罐或者保存茶叶?
现在网上很多帖子说的我都迷糊了,五花八门的方法,该如何分辨呢?
解答这些疑问,我们不妨先看看茶叶在储存过程发生了那些变化,如何减缓或者阻滞不好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茶叶是一种很容易吸湿盒感染异味的商品,因为它质地疏松并且多空隙,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茶叶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各个环节(环境、包装、储藏)都会影响茶的品质。
先厘清两个概念:茶陈化、茶叶后熟作用
陈化:除了普黑茶、白茶的陈化大家喜欢之外,其余的陈茶都不受欢迎
后熟作用:茶叶品质略生变为良好过程。主要表现为:生青气消失,正常的茶香显现,刺激性减弱,茶汤变得醇和,叶底变得明亮
为什么茶叶容易吸附
1、茶叶吸附性的特点
茶叶吸附主要是是植物学特征(主要吸附来源)和生化特征决定。
植物学特征:茶叶海绵组织发达,鲜叶含水量高,干燥后叶片孔隙率高,质地疏松分散,孔隙遍布茶叶,贯通外界,这种物理吸附很容发生。
生化特征:茶叶中的内涵物质,柔水胶体(蛋白质、淀粉)、多酚类物质、咖啡碱都容易吸湿,并且都是大分子物质,吸附能力强,不过这中化学吸附需要特定条件。
2、茶叶吸附的原理和途径
(1)茶叶可以吸附物质:水汽、香气、臭气、烟气、农药等各种异味
(2)茶叶吸附的原理途径
原理:依靠外在和内在的扩散进行。
扩散途径
茶叶孔隙表面茶叶孔隙被吸附
水分子温度
蒸汽相对压力茶叶组织
气体蒸汽移动速度化学结构
注意:
茶叶嫩度越大,孔隙率越大,吸附量越大;
茶叶表面越光滑,孔隙被堵塞,吸附能力越低。
空气湿度越大,茶叶很快会吸附周围的水汽,,一直到动态平衡;
茶叶储藏过程中陈化现象内在机理
茶叶出储存过程中,分发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导致陈化
干茶的色泽由鲜变枯
汤色由亮变暗
香气由爽变陈
滋味由厚变薄、由浓变淡,鲜爽度丧失、陈味显露
这是由于与色、香、味等感官品质相对应的有机物质(氨基酸、茶多酚、脂类、色素、芳香物质)不太稳定,在空气中发生自动氧化。
1、多酚类物质
构成茶叶滋味的主要成分,与氨基酸、糖等物质构成互相协调、配合,使茶滋味浓醇、鲜爽。
(1)绿茶储存中,茶多酚先升高后减少,其中儿茶素明显下降
(2)红茶储存中,茶多酚总体减少,茶黄素先增后减、茶红素降升降、茶褐素逐渐增加增加
茶黄素:橙黄色、茶多酚氧化初级产物,决定汤色明亮度、金圈厚薄、滋味鲜爽度,短期储存有利于品质转化
茶红素:红色,决定茶汤红艳、滋味甜醇
茶褐素:棕褐色,是茶汤发暗的主要成分,含量过高,味淡、汤暗。
2、氨基酸
构成茶叶滋味重要物质。
(1)绿茶储存过程中,成波浪状变化,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变化不到,但是对茶其主要作用的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被大量氧化,一直减少
(2)红茶中,随着储藏时间增长,含量基本减少趋势。
3、香气物质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脂类物质,而特别是一些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茶叶香气主要成分,在温度较高和有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
(1)绿茶:脂类物质总量随着储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游离脂肪酸氧化分解,生成具有不良气味的低分子醛、酮、醇,这是绿茶陈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类胡萝卜素也被氧化。
(2)红茶:变化比较复杂,许多具有花果香的物质含量显著减少,如苯乙醇、橙花椒醇、牦牛儿醇等
4、维生素C
储藏过程中容易还原水解褐变,使茶汤变、变深,丧失新鲜感,减低降低茶叶品质
5、其他的物质
随着储藏时间变长,叶绿素发生脱镁,茶叶色泽会变褐;咖啡碱也是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