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七)

      常熟人徐栻,号凤竹,他的父亲一向富有。一次遇到荒年,他先捐出田租来做同乡人的表率,又分发谷子来赈济贫困的人。夜里听见鬼在门外唱道:“千不骗,万不骗,徐家的秀才,做到了举人郎。”接连着大声唱,整夜都不停。这年,徐栻果然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注重积德善行,孜孜不倦,修桥修路,施舍僧人,接济百姓,凡是有利于他人的事,都尽心尽力。后来又听到鬼在门外唱道:“千不骗,万不骗,徐家的举人,一直做到了都堂。”徐凤竹最终果然当上了两浙的巡抚。

        徐栻的父亲捐款救灾,赈济百姓,于是儿子中了举人。他把这两件事归结为因果福报,认为做了善事在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这种心理让人更加坚信行善积德的价值,古代千年来一直流传“善有善报”的说法,也正是想以此劝人向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