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分的人能力就是99,考100的只因为试卷上只有100分.
100和99除了这一分之差,还多出了很多正向的想象空间,如果对这些正向的衍生善加利用,很多棘手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研发日常的工作都是流程性的,就像水过滤系统一样,将泥沙,微尘,微生物,矿物质等等一级一级过滤后产出纯净水,每一级都不能有疏漏,要确定经过泥沙过滤的水里不能再有泥沙.在我们的工作里,从产品到研发,从研发到用户,各种信息会流经我们,由我们做出处理后再交由下一级.所以,将流经我们的信息里不太确定的事变得确定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件事从99%到100%确定,那它就有了魔力,想象下你如果知道了自己其实继承了亿万家产后再来日常上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决策会更果敢,选择恐惧症也会好很多.
好了,先醒醒我们来举个工作中的例子,如果有人A来找我问,有些机型可能不支持新版本软件,这些机型大概有多少?那么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 这个手头没资料,得完了查下(后续可能忘了)
- 查了第三方统计,大约得出还有5%的用户在使用
- 将2得出的结果再次加工,通过时间维度,版本号维度等,得出最近八个月来只有6个用户使用此类机型.进一个月来只有1个用户使用.
这三种答案对于A后续的判断有天壤之别,对于1和2两种答案,我基本没有起到过滤作用,对于答案3,A极有可能依次为依据做出更重要的一些决定,长此以往,产品当然会越做越好.
很多时候需要下意识的去想下,别人抛出来的待确认消息,自己是不是给出了足够的确认,有时候自己不清楚可能需要找同事确认下,当然有时候会犯懒,但想想成本,只是站起来走几步的事就可以把一件事变得确定了,何乐而不为.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为了避免担责所以一定要有所保留,大家都成熟了嘛,话都从不说满,把一件很确定的事,加上几句"理论上,这个是没问题的","不排除有风险存在,别出了问题再来找我"之类的,其实仔细想下,再稍微花点时间,把认为的那0.00001%的风险确认下,回报将是巨大的,人心都是趋利避害,为了躲避极小的风险放着红利不看,心态不能还这么稳吧.
去年时候因为辅导项目问题不少,所以经常周末值班,其实受限于软件发布方式(不能随时修改,只能过几天修复),很多人觉得值班也没多大用,也是在记录问题,和我们客服的工作重复了,等周一把客服记录的问题copy来看就好.但是这中间忽略了几个很重要的事情:
- 信息过滤缺少环节(研发),就像漏掉了水流程里面的微生物过滤,喝了会闹肚子.
- 补上漏掉的环节后(等周一再来看),相当于过滤系统的步骤变了,先过滤矿物质,再过滤泥沙,这样哪个环节也做不好,问题根本也解决不了.
- 问题产生后是具有时效性的,受影响的每个人当时都记得每个细节,可能周一再来问的时候,已经无法还原现场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又怎么能解决呢.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判断准确,就该和每一个相关的人去确认,第一时间让流程完善起来,然后驱动它,最终把不确定的事情变得确定.以看清背后的真相.
除了把事情变得更确定,还要做的就是把不太可能的事变成完全不可能.整体有点像马太圣经里说的:**"凡有的 还要加给他 叫他有余 凡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样做的意义是,有时候很多细微的不确定事件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效率的浪费,注意力的流失都因此而起,比如很多人会经常怀疑家里门有没有锁好然后整天心神不宁,很多人也会担心键盘中毒诚惶诚恐.想象下我们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付出了多少成本,一个细微的隐患因缺少沟通每个人都在流程里加各种判断,到头来流程里有n个用来滤泥沙,m个用来滤微生物.....但单挑出谁来也都不敢去掉任何一个多余的流程.
大量成本就这么浪费了,流程就这么越走越臃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本有能力负责整个系统,却被一些细微的影响白白消耗掉了.
所以,感觉会有问题时,要慎重对待,不可随意加个补丁就不管了,更不能把不知道哪天可能用到的东西一股脑加到流程里,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流程上的人或事,是不是有人已经做过了,看起来加个补丁的时间要比沟通时间成本少的多,但想想后果吧,就如反对禁烟的人会说每年烟草给国家创造了那么多的税收和就业,实际上烟草给社会带来了那么多的社会成本,健康成本,再比起税收来,简直是九牛一毛了.
把1变成0,和把99变成100,同样重要.多用肯定的语气表达,肯定行或者肯定不行.多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去把信息给与足够的过滤,长此以往就能享受到高效流程带来的红利.事实上下意识的这样做的时候,做事方法上也会提升一个维度,不再把自己局限在某个团队或语言里,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公司,我们都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得益于每个人对流程的负责,我们才能1+1>2.
以上就是自己日常做事的一些心法,分享出来,希望多多交流共同提升,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