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时间,同事盘在手里的桃核串儿,成了这次随机“茶话会”的话题。它的来历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我父亲在植物园一个一个捡来的小桃子,削去果肉露出果核,得是圆形的才行,足足一大袋子,才挑捡出来13个。”
据说手串讲究用13颗珠子。这些“合格”的桃核,先要清洁,也无非是用小刷子去杂质。切忌清洗,因为沾水会生霉、发裂。他亲手挨个挫尖儿、去棱儿,再用砂纸仔细打磨圆润。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炼”后,精心挑选细钻头,用手钻小心翼翼地开孔。钻孔的位置,选择桃核尖儿和屁股,中间是空的,所以只钻这两个位置就行,不费劲儿,而且对称。……
同事描述整个过程的时候,眉毛横飞、津津有味。突然想起了孟鹤堂:这桃核“疙疙瘩瘩的,麻麻赖赖的,一点儿也不圆润,盘它!”我很熟悉这种对于兴趣异常亢奋的气息,虽然我不爱玩儿这个,但在别的领域有过类似的“亢奋”体验。因此,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兴趣。
这种桃核手串,商业价值应该不会太大,但整个制作过程的体验是一种享受。成品拿在手里,到任何地方都是不错的谈资。
还有一种,去桃园里寻找“桃魈”,然后“盘它”做成挂坠,可以辟邪。因为听到的只有读音,我觉得应该是用“魈”字,更符合这种神秘感。
每年春分那天,进桃园,一定要选东南枝,看到有在枝丫顶端自然干枯的桃子,“请”下来,同样用那一套“盘它”的技术,可制成挂坠用作车饰,你就跑夜路去吧,肯定不害怕。
自古桃木就被誉为“五木之精”、“降龙木”,它是“仙木”,是至高无上的辟邪材料。相传夸父的手杖化作了桃林,是我能过找到的,佐证桃木具有精气的故事。道士用桃木剑做法,百姓家悬挂桃符,都是这个意思。
风水方位中,东南方是“巽”位,代表风,紫气东来的方向,象征着生机、灵性和文昌。因此生长在东南方向的枝桠,被认为吸收了更多的天地阳气与灵性。
果子在枝头自然干枯,而非腐烂或被认为破坏,在古人看来是完成了生命的完整轮回,将其精华和气场完全锁在了本体之内。这种天成之物,其能量想必也比人工加工过的更为纯粹和强大。
因此我想,这样一颗桃子,集桃木之精,东南之灵,自然之气于一体,被认为是天然的辟邪圣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习俗听起来带着几分神秘色彩,却也让人感受到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同事说起这些时,眼里闪烁着光芒,仿佛手中的桃核手串不仅是一件玩物,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我虽未亲身参与过这些活动,但听着他的描述,也能体会到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