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从哪来来

目录
1.来自于生活中各种念头
2.来自于阅读
3.来自于与别人的交谈


一.来自于生活中各种念头

锤子科技5月9日就要发新手机啦,距离坚果手机发布还有5天,今天他们的广告宣传语勾起了我的兴趣,“人脑每天产生60000个念头,你要吃什么特效药,才能快速捕捉并记录真正有价值的37个?”,这条广告宣传语的核心应该是「快速捕捉并且记录」,但我对于这个不敢兴趣。感兴趣的是,60000这个数据是从哪来的,以及为什么是最有价值的37个。

虽然不知道这两个数据是从哪来的,但是我是真切的知道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看见一件事物,一个人,闻到一种味道,尝到一样食物,触摸到一件事物,都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有时候,就静静地坐着,都会突然蹦出来一些很奇怪的想法。大部分人应该是没有记录的习惯的,我也没有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只有最近一年才会在晚上睡前总结记录当天产生的想法,但是往往想不起来太多,因为很多想法如果不记录,总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写作素材可以来源于生活中各种零碎的想法。

二.来自于阅读

除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阅读了。读别人写下的文字,去琢磨别人的观点,别人的思路,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段落和句子,可以摘抄下来。摘抄不过瘾的话,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摘要或者感悟,那样就有了一篇文章。最近一年,养成了每天都阅读的习惯,但是用自己阅读过的文章来当作写作素材却是4个月前才有的想法。

7个月前,每天都会更新公众号的文章,连续更新了两个月后,觉得越写越乏味,越写越重复,写作就像是遇到了瓶颈一般,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快不忍直视了,因此就停止了每日更新文章的计划。但是每天写字的习惯还是一直保持,只是写出来的文字只有自己能看了。后来在文章里读到一句话“最好的学是教,不仅可以教别人,还可以教自己”,当时就想,把读过的内容用自己的思路写出来,其实就是在教自己呀。从那天开始,我写作的放法有多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当天读过的文章。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将读过的内容写出来,是检验自己读进去对少内容的一个方法,写的过程,其实是在消化作者的文章,理解作者的思路。对于读过的内容,当时读懂了,但是实际上写的时候,却发现不懂,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关于读书效果的反馈。读过的文章,是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的,作为处理、消化知识的方式。

三.来自于和别人的交谈

聆听别人的想法

观察生活,阅读,这两个方式是很好的写作素材酷。还有一个方式是和别人交流,我一方面喜欢和别人交流,一方面又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喜欢和熟悉的人交流,自从读书以来,和别人交流的次数多了之后,才发现,害怕交流不是不会交流,而是无话可说而已。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是因为,陌生,总是说完常规的套话后,就没了下文,不喜欢那样的感觉。

和别人交流是一个双方获益的过程,自己的思路总是很局限的,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就会不同的解读角度,聆听别人的想法,思考别人为什么那么想。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下来,和别人的交流也就成了写作的素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057评论 25 709
  • 最高主题 最低主题 中间主题 最高的主题:和平 公平 正义 爱国 自由 平等 ~信仰 最低主题: 原始朴素 人性深...
    Console_Lwlian阅读 265评论 1 0
  • 在一次情感工作坊中,讨论的是“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当时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的男生经济压力很大,是不是说他们没...
    DrDan阅读 2,108评论 3 6
  • 焦绿聒蝉鸣,无风复寐急。忆夕眸映翠,畔矣湖中栖。
    chobits瑞阅读 146评论 0 0
  • 前天晚上我熬夜了,半夜3点才睡下。花了两天才缓过来。 闺蜜公司搞团建活动,又正好在附近,说可以免费带家属,便领我去...
    馒头馅儿阅读 1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