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将至,感觉身体状态已经有走下坡路的势头,眼角的皱纹逐渐明显,雀斑若隐若现,如果哪天加班到半夜,第二天喝再多咖啡都会哈欠连天。没办法对抗自然,只能想办法尽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去年夏天好友开始了跑步,日更不辍乐此不疲,今年居然去各个城市参加马拉松比赛。看她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的状态,红润光泽的皮肤,让我羡慕不已。一直自认为跑步是个辛苦活儿,没必要去受那份罪,但是看到这么多人享受这项运动,变得充满活力,让我很心动。
4月初,做了一个跑步计划,第一周1公里,第二周3公里,第三周5公里,每周执行5天。
第一周,每天换好衣服和鞋,花几分钟时间跑1公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第二周3公里,每次在后半程稍有不适感,心跳加快腿脚酸软,脚被磨出了两个水泡。第三周5公里,不适感加强,大腿像绑了一个沙袋,腿脚酸软并持续到第二天,脚上的水泡磨破结成了茧。跑之前有些抗拒,难受的时候总想找理由放弃,但跑完之后有种愉悦感。第四周5公里,开始将目标分解,每一公里为一个节点,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小目标上,忽略身体的感受。难受还是存在,但能坚持和克服,不再抗拒,结束后整个身体感觉很轻松,且有种掌控的喜悦感。
目前已累计跑步4周,单次最长里程5公里,配速平均6分每公里,总里程接近100公里。回看这些数据,有点不可思议,复利的力量惊人。
每天花费不到半小时,意外地发现睡眠质量变好,白天不再有倦意,专注力有提升。
恰逢劳动节小长假,看了几本关于跑步的经典书,如获至宝。一本是史迪凡尼的《跑步圣经》,另外一本是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
前者教我如何科学的跑步,包括跑前热身、跑步的姿势、科学的饮食。让我意识到,一项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运动,也要讲究方法,盲目地执行,日积月累会带来损伤。
后者讲述跑者的心路历程,可读性极强,尽管村上君已经跑步几十年,仍然在很多地方产生了共鸣,也坚定了我继续跑下去的决心。
认知偏见真的会让人的视野狭隘,如果不是受别人的影响,我不可能去尝试跑步,并从中得到乐趣。
科学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一项新技能的获得也没有那么难。
接下来,我需要将学到的新知识加以运用,调整饮食结构,慢慢增加单次里程数,调整配速不均等问题。关于马拉松,目前还不敢想,这是跑步爱好者的顶级盛宴,也不排除未来有参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