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寒料峭,很多人争先恐后要跳槽的时候了。
因为我们公司也在补缺,所以我最近面试了不少人。
作为HR和职涯教练双重身份的融合者,我一方面在帮助公司寻找合适的候选人,一方面用一个比较中立的视角,观察这些候选人的求职动机,也就是在他们之前的职涯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跳槽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
对于求职者来说,你应该准备好HR会问这样两个问题:
- 你为什么要考虑新机会?
- 你对新机会有什么期待?
求职者1:
我直属领导离职了,公司打算派另一个业务总来直接领导我,以前我们打过交道,我觉得可能我们不会太匹配。我希望团队氛围好些,而且我看好贵公司的实力。
求职者2:
我希望有更好的发展。(什么是你所谓的“发展”?)职级和薪酬吧。
求职者3:
我希望有稳定的发展平台。(她4年内换了3次工作。我问“前几次是怎样的情况?”)回答了很多客观原因,让人真是忍不住同情+怀疑,怎么倒霉事都落到她头上了。
因为HR希望招到合适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选,所以会非常慎重。当HR看不出你的真心,通常会做负面假设。
其实我今天主要想说的是另一件事,跟跳槽的技术无关,而是跟一个人的真心有关。那些在一个企业真正能长期发展的,职位、待遇、权限范围都有提升的人,他的这些发展,大多不是靠跳槽获得的。
这些发展,取决于他对自己职业生涯和“工作”这件事本身的看法。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先生的早期职涯故事:
稻盛和夫先生在大学毕业后,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就职,这家公司原本是日本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之一。但在稻盛先生入职时,公司已经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由于是家族企业,家族内讧不断,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劳资争议不绝。
跟他同期入职的人,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大家聚到一起就牢骚满腹。
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的大学生就相继离职了,最后留在这家破败的企业的,只剩稻盛先生。他非常苦恼。
稻盛先生想,辞职到新的岗位,也未必一定成功。有的人辞职后或许人生变得更顺畅了,也有的人却更悲惨了。有的人留在公司,努力奋斗,取得了成功,人生很美好,也有的虽然留下了,而且努力工作,但人生还是不如意。所以情况因人而异吧。
最后他做了一个决定,正是这个决定,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机”。
“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言辞的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吧。”所以稻盛先生决定“先埋头工作。”
从此,他工作的认真程度,可以用“极度”二字来形容。
他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实验室,吃住都在那里,全身心投入了研究工作。
同时,他还订购了刊载有关新型陶瓷最新论文的美国专业杂志,一边翻词典一边阅读,还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往往都是下班后的夜间或休息日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稻盛先生这样努力工作研究的时候,要辞职的念头和“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他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这样的感觉。
辛苦不再被当做辛苦,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围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在此之前,稻盛先生形容自己的人生是“连续的挫折和苦难”。而从那以后,不知不觉中,他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环。
这个良性循环的建立,我觉得主要是基于这样几个自我调适:
- 主动突破困境
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了困境(例如跟上级不睦,没有人带自己)就选择离开,那么这个困境会一直在那里。不可能期待下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关系和睦、有人传帮带、还收入不菲。
在现有的职位上,有哪些提高工作效率的事情可以做吗?针对公司目标、部门目标,甚至上级个人的目标,你可以做些什么吗?如何体现你的贡献?
主动思考还可以做些什么。人的提升不是按照老方法工作,就能自然实现的,很多人都是把2、3年的能力重复用了10年。
正如稻盛先生说的那样“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吧”。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现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修炼自己能力和品格的场所呢?
- 愿意对外施加影响
很多职场新人还有技术牛人,一方面是个性原因,另一方面是综合思维能力原因,没办法对外界施加影响。
但是据我多年来做人才发展项目的观察,那些高潜质年轻员工,都有一种愿意把自己的意见、价值观进行输出的行动。他的意见和观点,也是在不断修正和学习当中,得以丰满。
倒不是说争着出风头,而是经过有力的思考,把自己的观点用有说服力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他人理解、接受,也就能对他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而且有一种误区是,专业人才只需要埋头钻研,不需要过多进行人际交往。但实际上,哪怕不擅长人际交往的专业人才,也应该学会,并且有意识地去散发自己的专业影响力。
那种“埋头干活儿”,等待领导认可和表扬,的时代,真的早已经过去了。
还是从稻盛先生的职涯发展来看,他从早期的科研精英,转变到后来的经营之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阿米巴的价值观体系的向外传播并践行,以此成就了京瓷,拯救了日航,也帮助了很多其他企业。
- 自我学习蜕变
用心理学的观点,有两种人格,一种是固态的,一种是发展的。
固态人认为,我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就不会变化,我不适合的,就是不应当去做。
有发展心态的人认为,我可以通过学习先进知识技能、提高自我认知、不断尝试,去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涯之路。
不管是接到新的挑战时,还是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不妨看看你是在想“我如何学习成长去应对挑战?”还是“我恐怕不适合这个岗位/公司,还是换个工作吧”。
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中,能看到他对日本以及中国年轻人对于无所事事、不劳而获、投机心理这些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对于财务自由的追求,背后是很多人打算年轻退休,玩乐享受的潜在诉求。
但实际上,放眼看看当今的经济商业环境中,越是财务自由的人,越是忙碌,因为他们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这份责任和想要有所贡献的心意,是他们继续人生活力的必需品。
稻盛先生说过这样的话:
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希望你们记住下面这句话:
工作能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全身心地投入当前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谈怎样跳槽涨薪的分享和课程太多了,但很多时候,跳槽要达成的目标,其实无法靠跳槽实现的。
愿你们能在现在公司、岗位上,得到更多的锻炼、活出更好的状态。
刘苏教练的微信公众号:Liuyans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