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娃路上的自我修炼

        步入小学生活的第一年,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头两个月不仅是小朋友,也是大人需要适应调整的时期。每天突然增加的不定时需要及时处理的班级通知,以及各类打卡练习,尤其很多规范上,给我和小朋友或多或少的,在和谐亲子关系中,带来不小的冲击。

        道理都懂,但真正实施起来,我想没有不走弯路的父母。当面对什么“起床气”、“拖拉”、“粗心马虎”、“不认真”等等一些列让人抓狂的问题时,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淡定,不能随便发脾气,但在一次又一次压制住怒火,最终忍无可忍爆发后又后悔,不但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还把自己气成内伤。一定要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恶性循环,才能真正悟出一些真知,最后加以贯之。

        经过上个学期自以为非常用心地陪读过后,在每一次各种毛病有了间接性地小提升之后,甚至以为这样的付出有了阶段性的小成果,但在新学期的各项行为表现中,以及摸底考试中,给我了重重的一击。反而是父母躺平的,任由孩子自行玩耍的,从来不做班级打卡作业的小朋友考了满分。

        我提醒的考点,她不予理会,反复叮嘱的细心,也当耳边风。倒不是说一次考试分数能代表什么,我也没有就此批评,反而很平静地安慰她,但是我自己的内心是有些懊恼的。原来在每一次习惯纠正的拉锯时刻,并没有对她产生正向的帮助。这是我需要反省的。

      也许是我的干涉有些多了,对于她过于在意,很多时候跳出来原有的角色,换个角度去帮助她做自己,健康地成长。兴许是另一番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