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昌镐《不得贪胜》读书笔记:
1,
只要下棋时察觉到对局中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会被对方逆转,
那就放弃可以大比分赢下对手的棋路,
转而耐心等待。
围棋最高明的玩法是把所有可能暴露的弱点都事先加以弥补。
同时要时刻注意以对手的弱点为中心来安排自己的战略。
2,
这哪里是只在讲围棋?
这分明就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和要点!
“形篇”开篇就强调“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先为不可胜”,
把自己所有可能的弱点都加以弥补,
不给对方可胜之机会,
哪怕“百分之一的逆转获胜机会也不给”。
转而耐心等待,
“待敌之可胜”,
等待对手的弱点,
“以对手的弱点为中心来安排自己的战略”。
“胜可知,而不可为”,
只要看到了,
发现了对手的弱点,
那么胜利就有望了,
故曰“胜可知”。
但当对方没有弱点,
没有毛病的时候,
不能去强求,
故云“胜不可为”。
3,
因为人为就是“伪”,
就是假的,不真实的,
自己心中起了“贪”念,
很有可能会是掩耳盗铃,
这就是自己的弱点,
就是对手在耐心等待的,
这样一来最终结果是自找苦吃,
自己让自己失败。
4,
老子说: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都是在说同一个意思。
孙子兵法上继续说,
如果能做到“不贪胜”,
那么最后的结果是“胜,易胜者也”或者是“胜,已败者也”。
李老师在围棋领域的获胜过程也几乎和孙子兵法上预言的一样: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6,
业内对李昌镐棋风评价往往都有一个字:
“闷”。
好像每一步都是“俗手”,
表面上是毫无激情的下棋,
让喜欢看“妙手”,
看“热闹”的人昏昏欲睡。
正是这“无智名,无勇功”的“俗手”,
却往往无人能破,
每每收官之时,
总能胜对方一子半目,
开创出了围棋历史上伟大的独具一格的李昌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