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变革

马建兴老师

      昨天听了主讲嘉宾是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马建兴老师分享的主题“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变革”。以后每周六关注《中学生物学通报》的公众号都能看到名师讲解。希望自己坚持去听。

    当然关于专家讲的核心素养的概念听专家讲了n次,幸亏n次都一样,可是听完在我脑海里除了是重复的概念其他没有任何意义,也许是我理解的问题。

    报告持续两小时,此时的我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几句话和自己的理解,相信适用于很多学科。

第一句:找出矛盾点创设情境

    由于最近在研读《给教师的建议》,所以当这位老师说出他的观点的时候,我就想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作为教师要找到那个有着联系的点。这个矛盾的点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植物的重量产生来自于什么”错误的概念是“水和土壤”,因为概念里空气没有质量,而不明确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是最终的原因。

第二句:表面化的活动不要设计

    有的教师的公开课就是让学生去摆一个流程图,用磁铁去贴一个概念图,其实这种活动是没有必要的,还没有直接ppt展示得好,因为动手能力的提升意义不大,达到表面的活跃。

第三句:不要让学生乱猜

    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会说你们猜测一下,然后学生七嘴八舌,天马行空,有时候会偏离上课的重点,提供我们在让学生提问的时候能够给予一定的材料,让他根据材料归纳、收集、最好得出结论。也就是要求学生基于信息的猜测或提出问题。

第四句:理性思维辨别伪科学

    作为生物老师,需要辨别生活中的伪科学,并能解释其中得原理。最后给的一些生物案例还是不错的。

    这次听讲座,更让我认识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他的一句话都可以变成一本书,精简没有废话,举例恰当,当研读完《给教师建议》之后再去听一谢专家讲座,就会觉得很熟悉,当然加了一些新时代的东西。

  附: 另外不喜欢专家重复多次已经在其他场合讲过的东西,这让听过老师多难受,不珍惜别人对你的信任,有的时候照着ppt念也看不到你的思想,ppt甚至有时候都没有自己的加工和整合然后侃侃而谈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对信息以加工和整合,有时候就是说一些正确的废话而已,此评论不争对于该专家,是自己听一些专家的话的感慨。

    有深度有内涵有意思的课堂和有意思的讲座才是我们想要的,有的时候专家的讲座特别无聊,我不是太相信他的课堂会精彩。

    最好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知道我们去学习,吐槽无法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是每次讲座尽量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

    名师的高度站在上面什么感觉,有能力的名师是什么感觉。有没有糊弄别人的时候。


文字图片获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