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牛虻》:它是什么?

书还掉咯,现在开始根据记忆乱写()

1.

“时代因素是它被划为革命小说的一个原因。”

纵观全文,我的印象中属实没有太多革命者在一线的内容。一线的革命者有,但在我看来相关描写有很强的目的性。有如阿瑟首次入狱仅仅刻画了几个主要人物,更多的革命者形象可,却没有触及。

蒙塔奈利不属于他们。然而纵使与阿瑟分别,作者仍没有在此采用限制性第三人称视角,而是反复着墨于他。

阿瑟与蒙塔奈利的爱恨纠葛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主线。尤其阿瑟的几次成长、乔装归来的动机之一,乃至狱中相认,逼迫蒙塔奈利作出选择——均与两人、两人关系相关。

2.

读完《牛虻》之后我读了阿加莎波洛系列的几本,在封面之外,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大量的圣经引用,好比日式古典文学对白居易的引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